税收成本约束下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第20-42页 |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0-29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20-26页 |
·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26-27页 |
·盈余管理的利弊 | 第27-29页 |
·盈余管理的三因素分析框架 | 第29-40页 |
·组织行为学与舞弊三角理论 | 第29-31页 |
·盈余管理三因素分析框架 | 第31-35页 |
·盈余管理的能力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盈余管理的机会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42-50页 |
·内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42-46页 |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42-44页 |
·董事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44-46页 |
·税收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46-47页 |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盈余管理的识别与计量 | 第50-59页 |
·总体应计利润法 | 第50-55页 |
·特定应计项目法 | 第55-56页 |
·真实盈余管理计量法 | 第56页 |
·盈余频数分布法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税收成本对企业盈余管理幅度的影响 | 第59-79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59-61页 |
·研究设计 | 第61-65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61-62页 |
·模型与变量 | 第62-65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5-77页 |
·行业回归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税改前后盈余管理幅度的变化分析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税收成本对企业盈余管理手段的影响 | 第79-96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79-80页 |
·研究设计 | 第80-82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80页 |
·模型与变量 | 第80-82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82-95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税改前后盈余管理手段的变化分析 | 第8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七章 税收成本对企业盈余管理频数的影响 | 第96-113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96-98页 |
·研究设计 | 第98-100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98页 |
·研究方法 | 第98-100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0-112页 |
·税率降低组分析 | 第100-103页 |
·税率升高组分析 | 第103-106页 |
·税率不变组分析 | 第106-109页 |
·全样本组分析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3-117页 |
·结论 | 第113-114页 |
·建议 | 第114-115页 |
·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4页 |
附录 | 第134-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