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中国创意产业规制的均衡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5页
     ·理论背景第11-13页
     ·现实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第15-20页
     ·研究对象界定第15-18页
     ·其他概念辨析第18-20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2-25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第25-39页
   ·政府规制理论的演进第25-29页
     ·公共利益范式第26-27页
     ·部门利益范式第27-28页
     ·激励性规制范式第28-29页
   ·创意产业理论的演进第29-34页
     ·创新理论第30-31页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31-32页
     ·创意经济理论第32-34页
   ·创意产业规制研究现状第34-36页
   ·小结第36-39页
第三章 创意产业规制的经济学分析第39-53页
   ·创意产业的经济学解释第39-44页
     ·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第39-40页
     ·创意产业的价值链第40-42页
     ·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第42-43页
     ·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43-44页
   ·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第44-48页
     ·创意产业的演进阶段第44-45页
     ·创意产业的模式比较第45-48页
   ·创意产业规制的合理性分析第48-51页
     ·不完全竞争第48-49页
     ·不完全信息第49-50页
     ·外部性第50-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创意产业规制的静态均衡分析第53-61页
   ·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第53-56页
     ·规制的收益第54-55页
     ·规制的成本第55-56页
   ·规制的供给需求分析第56-59页
     ·规制的需求函数与理论强度边界第57-58页
     ·规制的供给函数与理论强度边界第58-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创意产业规制的动态均衡分析第61-71页
   ·规制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分析第61-65页
     ·规制机构第62-63页
     ·规制对象第63-64页
     ·消费者第64-65页
   ·规制均衡的动态调整第65-69页
     ·利益集团博弈模型第65-68页
     ·动态规制均衡的形成第68-69页
   ·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中国创意产业规制非均衡状态的博弈解析第71-87页
   ·创意产业规制的静态均衡分析第72-77页
     ·创意产业规制的需求分析第72-74页
     ·创意产业规制的供给分析第74-77页
   ·创意产业规制的动态均衡分析第77-79页
     ·创意产业规制体系中的行为主体第77-78页
     ·行为主体间的动态博弈第78-79页
   ·约束我国创意产业规制均衡的因素第79-86页
     ·理念约束第79-81页
     ·体制约束第81-82页
     ·制度约束第82-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七章 实现中国创意产业规制均衡的对策第87-95页
   ·实现创意产业规制均衡的要素第87-89页
     ·规制的交易费用第87-88页
     ·规制的激励程度第88页
     ·规制的实施环境第88-89页
   ·实现我国创意产业规制均衡的模式第89-93页
     ·构建行为规制体系第89-92页
     ·完善制度规制体系第92-93页
   ·小结第93-95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作者简介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成本约束下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中国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