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问题青年”的问题表征及其社会工作介入路径--以滨州市某监区青年服刑人员为个案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8-13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8-9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研究目的第9页
   ·文献回顾第9-13页
     ·关于“问题青年”现象的表征研究第9-10页
     ·关于“问题青年”现象的成因研究第10页
     ·关于“问题青年”的矫治经验研究第10-11页
     ·“问题青年”的矫治机制研究第11页
     ·研究评述第11-13页
2 研究设计第13-16页
   ·概念界定第13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理论依据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3 “问题青年”的问题表征及根源分析第16-30页
   ·“问题青年”的问题表征第16-20页
     ·社会认知有偏差第16-17页
     ·社会态度偏执第17-19页
     ·成瘾、攻击性行为倾向明显第19-20页
   ·“问题青年”的问题根源分析第20-29页
     ·家庭依恋度的弱化第21-24页
     ·不良朋辈关系的影响第24-26页
     ·不良社区文化环境对其信仰的影响第26-27页
     ·学校教育的缺陷第27-29页
   ·小结第29-30页
4 “问题青年”的回归需求第30-33页
   ·回归需求分析第30-32页
     ·社会安定需要“问题青年”回归第30-31页
     ·“问题青年”的回归需求第31-32页
   ·需求实现的有利条件分析第32-33页
     ·“问题青年”本身具有可塑性第32页
     ·“问题青年”的问题具有不稳定性第32-33页
5 “问题青年”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第33-38页
   ·不同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的可能性第33-34页
   ·“问题青年”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讨第34-36页
     ·加强行政方面的鼓励和规范第34页
     ·个案工作法介入坚持以人为本第34-35页
     ·小组工作法介入加强互动与合作第35-36页
     ·社区工作法介入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第36页
   ·社会工作者介入“问题青年”矫治的具体建议第36-38页
     ·人性化和科学化介入“问题青年”矫治第36-37页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第37-38页
6 讨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1 个案访谈提纲第41-43页
附录2 受访个案资料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助小组在农村小学生中的运用探析--以湖北省咸宁市杨畈村M小学图书馆管理自助小组项目为例
下一篇:企业员工成长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江淮重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