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保险业专业人才工作特征与职业生涯发展成效关系研究—胜任力特征视角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4页
1 绪论第14-20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理论意义第19页
     ·实践意义第19-20页
2 以往研究的进展第20-52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界定第20-23页
     ·我国保险业变革背景第20-21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定义第21-23页
   ·工作特征第23-30页
     ·必备任务属性理论第24-25页
     ·工作特征理论第25-26页
     ·工作特征模型第26-27页
     ·工作特征的相关研究第27-29页
     ·工作特征的测量第29-30页
   ·人才开发策略第30-40页
     ·人力资源开发第30-32页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第32-33页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相关研究第33-40页
   ·胜任力第40-45页
     ·胜任力内涵第40-41页
     ·胜任力定义第41-42页
     ·胜任力模型第42-45页
   ·职业生涯定义第45-49页
     ·职业生涯管理第45-46页
     ·职业生涯成效第46-49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49-52页
3 以往研究总结与研究设计第52-64页
   ·变量设计说明第52-54页
     ·工作特征第52页
     ·人才开发策略第52-53页
     ·胜任力第53页
     ·职业生涯成效第53-54页
   ·研究目的第54页
   ·研究构思框架第54-59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工作特征的维度划分第55-56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胜任力的维度划分第56-57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工作特征与专业人才开发策略对其职业生涯成效的影响第57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胜任力的中介作用第57-58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的工作特征与专业人才开发策略存在交互作用第58-59页
   ·研究构思分析和假设提出第59-61页
   ·研究方法和主要步骤第61-64页
4 访谈研究第64-92页
   ·访谈研究的目的第64-65页
   ·样本第65-69页
     ·访谈设计第65-66页
     ·访谈取样第66-67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工作内容第67-69页
   ·访谈材料分析第69-81页
     ·内容分析方法第69-70页
     ·内容分析第70-76页
     ·工作特征和胜任力内容分析归类定义第76-79页
     ·编码信度和效度检验第79-81页
   ·工作绩效一般员工对照第81-86页
   ·访谈结果汇总与小结第86-92页
     ·访谈结果内容汇总第86-90页
     ·访谈研究小结第90-92页
5 问卷研究第92-100页
   ·研究目的第92-93页
   ·样本第93-95页
   ·问卷量表的编制第95-97页
     ·基本信息测量第95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工作特征测量第95-96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开发策略测量第96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胜任力测量第96-97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职业生涯成效测量第97页
   ·问卷数据收集第97-100页
6 问卷研究结果第100-132页
   ·问卷的信度第100页
   ·工作特征量表信度第100-102页
   ·人才开发策略量表信度第102-103页
   ·胜任力量表信度第103-109页
   ·主要指标与描述统计第109-128页
     ·方差分析第111-116页
     ·相关分析第116-119页
     ·回归分析第119-124页
     ·中介效应检验第124-127页
     ·交互效应检验第127-128页
   ·问卷研究小结第128-132页
7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132-146页
   ·研究结果讨论第132-139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工作特征概念的构建第132-134页
     ·保险业专业人才胜任力概念的构建第134-136页
     ·工作特征、人才开发策略、胜任力和职业生涯成效相互间关系第136-137页
     ·胜任力对工作特征(人才开发战略)和职业生涯成效的中介效应第137-138页
     ·工作特征人才开发策略对职业生涯成效的交互效应第138-139页
   ·研究主要理论进展和实践意义第139-142页
     ·研究主要理论进展第139-141页
     ·研究实践意义第141-142页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第142-143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43-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6页
附录1 变量问卷第156-162页
附录2 作者简历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力资源实践知觉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和促进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浙江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