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心理韧性与归因风格、压力困扰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定义研究 | 第13-14页 |
·结构研究 | 第14-15页 |
·模型研究 | 第15-21页 |
·归因风格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概念界定 | 第21页 |
·维度分析 | 第21-24页 |
·压力困扰的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定义研究 | 第24-25页 |
·成因探究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28-34页 |
·问题提出 | 第28-32页 |
·归因风格和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28页 |
·心理韧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归因风格和压力困扰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前人研究之不足 | 第31-32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32页 |
·拟研究的问题 | 第32-33页 |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被试 | 第34页 |
·研究工具 | 第34-37页 |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第34-35页 |
·归因风格量表 | 第35-36页 |
·压力困扰量表 | 第36-37页 |
·研究程序 | 第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心理韧性的特点分析 | 第38-39页 |
·人数分布 | 第38页 |
·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心理韧性与归因风格、压力困扰的关系分析 | 第39-43页 |
·归因风格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分析 | 第39-41页 |
·心理韧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归因风格与压力困扰的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心理韧性在归因风格和压力困扰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43-47页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47-53页 |
·心理韧性的特点分析 | 第47-50页 |
·心理韧性与归因风格、压力困扰的关系分析 | 第50-51页 |
·心理韧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分析 | 第50页 |
·心理韧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分析 | 第50-51页 |
·归因风格与压力困扰的关系分析 | 第51页 |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教育启示 | 第53-58页 |
·提高心理韧性水平 | 第53-55页 |
·调整归因风格类型 | 第55-56页 |
·改善压力困扰状况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研究结果 | 第58-59页 |
·研究展望与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附录 B 调查问卷(部分)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