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西藏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前言第8-21页
   ·教师效能感的研究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页
     ·教师效能感的定义第8-9页
     ·教师效能感的理论第9-11页
       ·Rotter 的内外控制源理论第9-10页
       ·韦纳的归因理论第10页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第10-11页
     ·教师效能感的测量工具第11-14页
       ·基于控制源理论的教师效能感的测量工具第11-12页
       ·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测量工具第12-14页
     ·教师效能感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教师效能感与教师自身因素的关系第14-16页
       ·教师效能感与外在因素的关系第16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第16-19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第16-17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第17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第17-18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问题提出第19页
   ·研究目的和假设第19-20页
   ·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被试第21页
   ·研究工具第21页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第21页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第21页
   ·研究程序第21页
   ·数据处理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29页
   ·西藏高校教师效能感的总体状况第22-24页
   ·西藏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第24-27页
   ·西藏高校教师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第27-29页
4 讨论第29-32页
   ·西藏高校教师效能感的总体状况第29页
   ·西藏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第29-30页
   ·西藏高校教师效能感和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第30-32页
5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8页
附录第38-40页
后记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洛尼亚进程中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下一篇: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