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曲线理论的K公司标准工时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制造业学习曲线的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20-33页 |
·标准工时 | 第20-25页 |
·标准工时的起源和定义 | 第20页 |
·标准工时的特性 | 第20页 |
·标准工时的意义和用途 | 第20-21页 |
·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 | 第21页 |
·标准工时的构成 | 第21-22页 |
·宽放研究 | 第22-23页 |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 第23-25页 |
·时间研究(也称为作业测定或工作衡量) | 第25-30页 |
·时间研究定义 | 第25页 |
·时间研究的方法分类 | 第25-26页 |
·时间研究的基本程序 | 第26-27页 |
·直接法时间研究的基本程序 | 第27-30页 |
·学习曲线 | 第30-33页 |
·学习曲线概念 | 第30-31页 |
·学习曲线的发展 | 第31-32页 |
·影响学习曲线的因素 | 第32-33页 |
第三章 K公司现状分析 | 第33-54页 |
·企业概况 | 第33-38页 |
·企业外部环境 | 第33-35页 |
·企业内部条件 | 第35-36页 |
·K公司生产方式 | 第36-37页 |
·K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37-38页 |
·K公司生产线转移项目实施状况 | 第38-46页 |
·生产线转移项目背景 | 第38-40页 |
·K公司生产线转移项目中员工培训状况 | 第40-45页 |
·员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K公司标准工时体系现状 | 第46-51页 |
·K公司标准工时数据的来源较多 | 第47页 |
·K公司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 第47-50页 |
·标准工时在K公司员工培训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 第50-51页 |
·K公司标准工时体系问题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51-52页 |
·标准工时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员工培训过程缺乏标准工时指导的影响分析 | 第52页 |
·标准工时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标准工时体系改善方案设计 | 第54-59页 |
·标准工时体系改善的整体思路 | 第54页 |
·标准工时体系改善的目标和原则 | 第54-55页 |
·标准工时体系改善的目标 | 第54页 |
·标准工时体系改善设计遵循的原则 | 第54-55页 |
·标准工时体系改善方案的整体架构 | 第55-56页 |
·正常状态下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的改善 | 第56-59页 |
第五章 员工培训期间标准工时的改善研究 | 第59-81页 |
·影响学习曲线的因素分析 | 第59-70页 |
·学习曲线的回归计算方法 | 第59-61页 |
·员工个体差异的影响分析 | 第61-64页 |
·作业复杂程度的影响分析 | 第64-67页 |
·激励的影响分析 | 第67-70页 |
·员工培训期间标准工时的方案设计 | 第70-79页 |
·工艺设计的优化及作业难度降低 | 第70-71页 |
·人员与作业岗位的匹配 | 第71-74页 |
·员工培训过程的激励方式探讨 | 第74-75页 |
·员工培训期间动态标准工时模型 | 第75-79页 |
·标准工时体系的应用举例 | 第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改善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81-85页 |
·思想观念的转变 | 第81页 |
·组织保障 | 第81-83页 |
·组织架构调整 | 第81-82页 |
·组织职能划分 | 第82-83页 |
·制度保障与提高执行力 | 第83-84页 |
·岗位工资制度与员工激励方式 | 第83页 |
·执行力提高 | 第83-84页 |
·人力资源保障 | 第84-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