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导言 | 第7-9页 |
(一) 国内外对主体性教育的研究 | 第7-9页 |
(二)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二、主体性教学的内涵 | 第9-20页 |
(一) 主体性教学的相关概念 | 第9-12页 |
1、主体的概念 | 第9-10页 |
2、主体性的概念 | 第10-11页 |
3、教学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主体性教学的基本涵义 | 第12-17页 |
1、主体性教学是构建师生主体性的活动 | 第12-13页 |
2、主体性教学是发展和发挥师生主体性的活动 | 第13-15页 |
3、主体性教学是师生之间交互主体性的活动 | 第15-17页 |
(三) 主体性教学的主要特征 | 第17-18页 |
1、时代性 | 第17页 |
2、民主性 | 第17-18页 |
3、活动性 | 第18页 |
(四) 主体性教学的原则 | 第18-20页 |
1、要更多地促进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交流 | 第18-19页 |
2、要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 第19页 |
3、要突出教师主体的重大影响 | 第19-20页 |
4、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主体性作用的情景及安全自由的心理气氛 | 第20页 |
三、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的实践与效果 | 第20-33页 |
(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第20-26页 |
1、结构导学式 | 第21-22页 |
2、资料研习式 | 第22-23页 |
3、问题探究式 | 第23-25页 |
4、小组合作学习式 | 第25-26页 |
(二) 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及案例 | 第26-31页 |
1、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27-28页 |
2、实验案例 | 第28-31页 |
(三) 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 第31-33页 |
四、从实践与效果谈主体性教学的作用和实施策略 | 第33-39页 |
(一) 主体性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 第33-35页 |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 第33-34页 |
2、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4-35页 |
3、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 第35页 |
(二) 主体性教学对教师发展的作用 | 第35-38页 |
1、促使教师教学观念和职业观念的更新 | 第35-36页 |
2、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 第36页 |
3、推动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 | 第36-38页 |
(三) 师生双主体的辩证统一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