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两市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 ·财务重述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 ·前期差错 | 第16页 |
| ·财务重述 | 第16-17页 |
| ·追溯重述法 | 第17-18页 |
|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 | 第18-19页 |
| ·利益相关者 | 第18页 |
|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 | 第18-19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 ·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 3. 沪港两市财务重述制度的现状 | 第27-36页 |
| ·财务重述相关会计制度的发展过程 | 第27-29页 |
| ·财务重述监管 | 第29-30页 |
| ·财务重述相关的会计准则 | 第30-31页 |
| ·财务重述披露制度 | 第31-34页 |
| ·会计准则对财务重述的披露要求 | 第31页 |
| ·证监会对财务重述的披露要求 | 第31-33页 |
| ·财务重述披露信息途径 | 第33页 |
| ·财务重述披露格式 | 第33-34页 |
| ·财务重述相关的责任机制与惩戒措施 | 第34-36页 |
| 4. 沪港两地财务重述的比较分析 | 第36-55页 |
| ·财务重述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6-39页 |
| ·沪港两市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实证分析 | 第39-55页 |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0-42页 |
| ·样本选取 | 第40-41页 |
| ·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 ·样本描述信息 | 第42-48页 |
| ·年度分布情况 | 第42-43页 |
| ·重述频数比较 | 第43-44页 |
| ·重述时间间隔情况比较 | 第44页 |
| ·样本行业分布 | 第44-46页 |
| ·重述原因比较 | 第46-47页 |
| ·重述内容比较 | 第47-48页 |
| ·沪港两市财务重述现状的实证分析说明 | 第48-50页 |
| ·研究假设 | 第48-49页 |
| ·变量说明 | 第49-50页 |
| ·实证研究方法 | 第50页 |
| ·实证分析 | 第50-55页 |
| ·整体分析 | 第50-51页 |
| ·单变量分析 | 第51-53页 |
| ·多变量分析 | 第53-55页 |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5-61页 |
|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 ·相关建议 | 第57-59页 |
| ·借鉴香港财务重述相关制度 | 第57-58页 |
| ·针对我国大陆财务重述现状的建议 | 第58-59页 |
| ·本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59-61页 |
| ·创新点 | 第59-60页 |
| ·局限性 | 第60-61页 |
| 附录一:上海交易所样本汇总 | 第61-63页 |
| 附录二:香港交易所样本汇总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