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和试生产交叉状态下产品流程改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1 产品流程的主要形式 | 第13-15页 |
1.1 产品流程的三种形式 | 第13-14页 |
1.1.1 顺序式 | 第13页 |
1.1.2 并行式 | 第13-14页 |
1.1.3 交叉式 | 第14页 |
1.2 流程方式的选择 | 第14-15页 |
2 企业流程体系构建 | 第15-18页 |
2.1 流程体 | 第15-16页 |
2.2 企业的组织形式 | 第16页 |
2.3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第16页 |
2.4 企业的制度 | 第16页 |
2.5 企业的战略目标 | 第16-17页 |
2.6 企业的人员 | 第17-18页 |
3 企业流程改善的指导思想 | 第18-21页 |
3.1 业务流程重组(BPR) | 第18-19页 |
3.2 辨证看待BPR | 第19-20页 |
3.3 BPR的应用条件 | 第20页 |
3.4 BPR的实现方式 | 第20-21页 |
4 企业流程改善的基本步骤 | 第21-27页 |
4.1 流程的形式化 | 第22-24页 |
4.2 流程诊断 | 第24-25页 |
4.2.1 诊断视点 | 第24页 |
4.2.2 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24页 |
4.2.3 流程中问题的起因 | 第24-25页 |
4.3 流程改善的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4.4 改善流程的实施及适应性完善 | 第26页 |
4.5 流程改善的绩效评述 | 第26页 |
4.6 流程改善的的特点 | 第26-27页 |
5 产品流程改善实例 | 第27-73页 |
5.1 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5.1.1 相关数据 | 第28-29页 |
5.1.2 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29-30页 |
5.1.3 当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5.1.4 公司实施流程改善的紧迫性 | 第31-32页 |
5.2 流程改善的对象及范围 | 第32-34页 |
5.2.1 交叉阶段的流程 | 第32页 |
5.2.2 交叉阶段场景 | 第32-33页 |
5.2.3 交叉阶段的流程特点 | 第33-34页 |
5.3 流程改善的目标 | 第34页 |
5.4 流程改善的组织和计划 | 第34-35页 |
5.4.1 流程改善的组织 | 第34页 |
5.4.2 流程改善的计划 | 第34-35页 |
5.5 现有流程的形式化 | 第35-42页 |
5.5.1 流程分析的工具和手段 | 第35页 |
5.5.2 产品定义 | 第35-36页 |
5.5.3 流程的识别、罗列及分类 | 第36-37页 |
5.5.4 流程描述 | 第37-40页 |
5.5.5 流程描述阶段的问题 | 第40-42页 |
5.6 流程诊断 | 第42-44页 |
5.7 流程改善方案设计 | 第44-69页 |
5.7.1 PDM支持下的流程改善场景 | 第44页 |
5.7.2 流程改善方向 | 第44-46页 |
5.7.3 流程改善方案 | 第46-47页 |
5.7.4 流程的界面特征 | 第47-48页 |
5.7.5 流程的状态转移控制 | 第48-50页 |
5.7.6 对流程改善对象的分析 | 第50-56页 |
5.7.7 流程改善的方案设计 | 第56-69页 |
5.8 流程改善方案实施及评述 | 第69-71页 |
5.9 流程改善实施的关键因素 | 第71-73页 |
6 结束语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