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7-14页 |
1、1 制约古汉语语序因素研究概况 | 第7-12页 |
1、1、1 引子 | 第7页 |
1、1、2 各家对于汉语制约因素的不同理解 | 第7-12页 |
1、2 写作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写作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可别度领前原理 | 第14-27页 |
2、1 基本阐释 | 第14-15页 |
2、2 语言中的可别度现象 | 第15-17页 |
2、3 古汉语中的可别度 | 第17-26页 |
2、3、1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问题 | 第17-18页 |
2、3、2 疑问句中主语和宾语的顺序 | 第18-20页 |
2、3、3 时间和处所状语的前置和后置 | 第20-25页 |
2、3、4 整体和部分、大单位和小单位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语义靠近原理 | 第27-38页 |
3、1 基本阐释 | 第27页 |
3、2 现代汉语中的语义靠近现象 | 第27-28页 |
3、3 古汉语中的语义靠近现象 | 第28-36页 |
3、3、1 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和宾语后置 | 第28-31页 |
3、3、2 定语后置 | 第31-34页 |
3、3、3 状语后置句 | 第34-36页 |
3、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距离标记对应律 | 第38-46页 |
4、1 基本阐释 | 第38页 |
4、2 现代汉语和英语中的“距离标记对应律”现象 | 第38-40页 |
4、3 古汉语中的距离标记对应律 | 第40-46页 |
4、3、1 以“是”、“之”或“实”为复指代词的宾语前置句 | 第40-41页 |
4、3、2 定语后置句 | 第41-43页 |
4、3、3 名词作状语—距离标记对应律在古汉语中的重要体现 | 第43-45页 |
4、3、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页 |
语料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