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者角度评价《新标准大学英语 综合教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英语教材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价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英语教材评价的历史 | 第12-13页 |
二、英语教材评价的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国内英语教材评价研究概况 | 第15-22页 |
一、英语教材评价的指导思想 | 第15-16页 |
二、英语教材评价的标准 | 第16页 |
三、英语教材评价的方法 | 第16-17页 |
四、英语教材评价的内容 | 第17-18页 |
五、英语教材评价的细则 | 第18-22页 |
第三节 相关理论介绍 | 第22-24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页 |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新标准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文本分析 | 第24-29页 |
第一节 教材的编写体系 | 第24-26页 |
一、编写背景 | 第24页 |
二、编写理念 | 第24-25页 |
三、编写依据 | 第25-26页 |
四、编写原则 | 第26页 |
第二节 教材构成与主要特点 | 第26-29页 |
一、教材构成 | 第26-27页 |
二、教材特点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使用分析 | 第29-43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29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第30页 |
第五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0-43页 |
一、学生基本的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 | 第30-31页 |
二、学生对教材总体认识的分析与讨论 | 第31-33页 |
三、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讨论 | 第33-35页 |
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看法 | 第35-36页 |
五、学生对话题设计的看法 | 第36-38页 |
六、学生对语言技能的看法 | 第38-40页 |
七、对开放性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第43-4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感谢语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