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个案研究--以云南北美职业学院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二)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一)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 第12页 |
| (二) 实践教学的概念 | 第12-13页 |
| 二、国内外有关高职实践教学的概况 | 第13-17页 |
| (一) 国外展开的实践教学 | 第13-15页 |
| (二) 国内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三) 云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 | 第16-17页 |
| 三、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 | 第17-18页 |
| (一) 实践和理论互为依托 | 第17-18页 |
| (二) 全程性 | 第18页 |
| (三) 开放性 | 第18页 |
| 四、实践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发现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一、实践观 | 第19页 |
| 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 三、构建主义 | 第20页 |
| 四、新知识观 | 第20-21页 |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分析 | 第21-43页 |
| 一、研究框架设计 | 第21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四、研究步骤 | 第22-26页 |
| (一)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2-23页 |
| (二) 问卷的编制及发放 | 第23-24页 |
| (三) 问卷的回收 | 第24-25页 |
| (四)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25-26页 |
| 1、信度检验 | 第25-26页 |
| 2、效度检验 | 第26页 |
| 五、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讨论 | 第26-38页 |
| (一) 学生卷情况分析 | 第26-34页 |
| 1、实践教学内容及重要性认识的调查 | 第26-29页 |
| 2、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情况调查 | 第29-30页 |
| 3、实践教材情况的调查 | 第30-31页 |
| 4、实践教师情况调查 | 第31-32页 |
| 5、实践成绩评定及实践收获情况 | 第32-34页 |
| (二) 教师卷情况分析 | 第34-38页 |
| 1、教师的构成情况调查 | 第34-36页 |
| 2、教学仪器和设备的现状调查 | 第36-37页 |
| 3、制约实践教学的因素调查 | 第37-38页 |
| 4、提升实践教学途径调查 | 第38页 |
| 六、实践教学现状小结 | 第38-43页 |
| (一) 实践教学师资 | 第39页 |
| “双师型”教师偏少 | 第39页 |
| (二) 操作能力的培养 | 第39-40页 |
| 1、教学手段、考试方式单一,操作能力得不到体现 | 第39-40页 |
| 2、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 | 第40页 |
| (三)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0-41页 |
|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更新不足 | 第40-41页 |
| (四) 实践内容 | 第41-43页 |
| 1、实践内容单一且实践时间偏少 | 第41-42页 |
| 2、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学校和企业联系不够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提高实践教学的建议 | 第43-51页 |
| 一、提高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 | 第43页 |
| 二、具体建议 | 第43-51页 |
| (一) 政府教育部门方面 | 第43-44页 |
| (二) 学校方面 | 第44-46页 |
| 1、专兼结合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 | 第44页 |
| 2、增加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 | 第44-45页 |
| 3、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设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 第45页 |
| 4、加强实践教学的监控 | 第45-46页 |
| (三) 教师方面 | 第46-50页 |
| 1、主动学习促进向“双师型”转变 | 第46-47页 |
| 2、改革单一的教学手段 | 第47页 |
| 3、采取适宜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 第47-48页 |
| 4、多关注学生,给学生以指导 | 第48-49页 |
| 5、加强教材建设 | 第49-50页 |
| (四) 学生方面 | 第50-51页 |
| 1、切实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高职实践教学的价值 | 第50页 |
| 2、主动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 第50-51页 |
| 讨论及展望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