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伦理解读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形成背景 | 第12-21页 |
·清末民初整个教育变革的动向 | 第12-14页 |
·中国传统伦理的渊源 | 第14-17页 |
·西方近代伦理的影响 | 第17-18页 |
·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地兼容和批判地并包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中学修身教科书》内涵分析之实践篇 | 第21-43页 |
·个体完全人格修炼 | 第21-30页 |
·提升自身,其本则在乎修己 | 第21-22页 |
·修己之道,以体育为本 | 第22-24页 |
·修学有道,智育必不可少 | 第24-26页 |
·修德于道,德育为成人之基 | 第26-30页 |
·修己成于点滴,汇聚成江河 | 第30页 |
·凡修德必行本务 | 第30-43页 |
·齐家 | 第31-33页 |
·社会 | 第33-39页 |
·国家 | 第39-43页 |
第三章.《中学修身教科书》内涵分析之理论篇 | 第43-55页 |
·良心论——从良心之命,以实现理想 | 第43-47页 |
·行为 | 第43-44页 |
·动机 | 第44-45页 |
·良心之体用 | 第45-46页 |
·良心的起源 | 第46-47页 |
·理想论--实现理想,所以近于至善 | 第47-50页 |
·理想 | 第47页 |
·快乐说 | 第47-48页 |
·克己说 | 第48-49页 |
·实现说 | 第49-50页 |
·本务论--知本务行本务,起于良心 | 第50-51页 |
·本务 | 第50页 |
·本务的区别 | 第50-51页 |
·本务的责任 | 第51页 |
·德论—德者,智情意不可偏废 | 第51-55页 |
·道德的本质 | 第51-52页 |
·道德的种类 | 第52页 |
·修德 | 第52-55页 |
第四章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第55-63页 |
·《中学修身教科书》划时代的影响 | 第55-58页 |
·《中学修身教科书》对我国伦理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55-57页 |
·《中学修身教科书》当中对未来的预见 | 第57-58页 |
·《中学修身教科书》值得中国现代教育借鉴 | 第58-63页 |
·关于现代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58-59页 |
·完全人格励发展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