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的情绪调节作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情绪调节相关概念 | 第10-14页 |
·情绪调节 | 第10-11页 |
·情绪调节策略 | 第11页 |
·抑制 | 第11-14页 |
2.抑制相关情绪调节理论 | 第14-19页 |
·情绪自我调节的资源消耗理论 | 第15-17页 |
·反作用过程理论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3.实证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抑制对情绪主观体验的影响 | 第19-20页 |
·抑制对生理的影响 | 第20-22页 |
·抑制对表情行为的影响 | 第22页 |
·抑制和性别、人格的关系 | 第22页 |
·抑制和适应的关系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整体设计 | 第24-27页 |
1.问题提出 | 第24-25页 |
·以往研究之不足 | 第24页 |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 | 第24-25页 |
2.研究的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研究的总目标 | 第25页 |
·研究的总体假设 | 第25页 |
·研究设计 | 第25-26页 |
3.研究的意义 | 第26-27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7-56页 |
研究一 表情抑制、想法抑制对情绪的调节 | 第27-41页 |
1.实验目的和假设 | 第27页 |
·实验目的 | 第27页 |
·实验假设 | 第27页 |
2.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被试 | 第27页 |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实验工具 | 第28-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9-30页 |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3.实验结果 | 第31-39页 |
·实验控制结果 | 第31-33页 |
·情绪调节方式和影片类型对主观体验的影响 | 第33-36页 |
·情绪调节方式和影片类型对生理唤醒的影响 | 第36-39页 |
4.讨论 | 第39-41页 |
·表情抑制 | 第39-40页 |
·想法抑制 | 第40-41页 |
研究二 想法抑制问卷的编制 | 第41-48页 |
1.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41页 |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2.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被试 | 第41-42页 |
·研究工具的构成 | 第42页 |
·研究步骤 | 第42-43页 |
3.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项目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想法抑制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45-46页 |
4.讨论 | 第46-47页 |
5.小结 | 第47-48页 |
研究三 表情抑制、想法抑制与内外倾和适应的关系 | 第48-56页 |
1.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48页 |
·研究目的 | 第48页 |
·研究假设 | 第48页 |
2.研究方法 | 第48-50页 |
·被试 | 第48页 |
·研究工具 | 第48-49页 |
·研究程序 | 第49-50页 |
3.结果 | 第50-54页 |
·表情抑制、想法抑制与内外倾和适应的相关 | 第50-51页 |
·表情抑制、想法抑制的中介作用 | 第51-54页 |
4.讨论 | 第54-55页 |
5.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第56-59页 |
1.本研究中三个研究的逻辑关系 | 第56页 |
2.研究的主要结果讨论 | 第56-57页 |
·抑制对主观体验和生理的影响 | 第56-57页 |
·抑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 第57页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第五部分 研究总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