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 第13页 |
·教育技术公共课面临的问题 | 第13-14页 |
·协作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和方式 | 第14页 |
·Moodle为协作学习提供环境支持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准备阶段 | 第16页 |
·理论研究阶段 | 第16-17页 |
·实践研究阶段 | 第17页 |
·总结反思阶段 | 第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19-35页 |
·教育技术公共课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教育技术公共课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19-20页 |
·教育技术公共课开展现状与分析 | 第20-22页 |
·协作学习相关研究 | 第22-29页 |
·协作学习 | 第22-25页 |
·网络协作学习 | 第25-27页 |
·国内外协作学习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Moodle相关研究 | 第29-32页 |
·Moodle的特点与功能 | 第29-31页 |
·Moodle应用情况 | 第31-32页 |
·DBR概述 | 第32-34页 |
·DBR的含义 | 第32页 |
·DBR的特点 | 第32-33页 |
·DBR的一般过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 | 第35-51页 |
·Moodle与网络协作学习的整合分析 | 第35-36页 |
·Moodle的开发理念与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不谋而合 | 第35页 |
·Moodle具有强大的共同支持机制 | 第35-36页 |
·Moodle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共享软件 | 第36页 |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模式的理论支撑 | 第36-38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6-37页 |
·活动理论 | 第37-38页 |
·群体动力学理论 | 第38页 |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38-42页 |
·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 第38-39页 |
·以共建为途径,提供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 | 第39页 |
·以活动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9-40页 |
·以工具为支撑,契合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 第40-41页 |
·以协作为方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 第41页 |
·以发展为目的,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 第41-42页 |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 第42-49页 |
·学生个体 | 第43-44页 |
·协作学习小组 | 第44-45页 |
·辅导教师 | 第45页 |
·协作学习环境 | 第45-46页 |
·协作学习活动 | 第46-47页 |
·协作学习成果 | 第47页 |
·协作学习评价 | 第47-49页 |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操作流程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基于Moodle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协作学习实践研究 | 第51-103页 |
·研究准备 | 第51-60页 |
·实践研究的环境介绍 | 第51-52页 |
·基于Moodle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 第52-54页 |
·基于Moodle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协作学习平台模块设计 | 第54-56页 |
·平台搭建与试用 | 第56-60页 |
·研究总体方案 | 第60页 |
·第一轮研究——组建协作学习小组 | 第60-72页 |
·时间、目标、教学内容 | 第60页 |
·分析与设计 | 第60-61页 |
·实施与观察 | 第61-70页 |
·反思与总结 | 第70-72页 |
·第二轮研究——开展问题讨论类协作学习活动 | 第72-80页 |
·时间、目标、教学内容 | 第72-73页 |
·分析与设计 | 第73页 |
·实施与观察 | 第73-77页 |
·反思与总结 | 第77-80页 |
·第三轮研究——开展作品设计类协作学习活动 | 第80-89页 |
·时间、目标、教学内容 | 第80页 |
·分析与设计 | 第80-82页 |
·实施与观察 | 第82-87页 |
·反思与总结 | 第87-89页 |
·第四轮研究——开展评价类协作学习活动 | 第89-94页 |
·时间、目标、教学内容 | 第89页 |
·分析与设计 | 第89-90页 |
·实施与观察 | 第90-92页 |
·反思与总结 | 第92-94页 |
·协作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94-102页 |
·Moodle平台学习情况统计分析 | 第94-96页 |
·学生作品与成绩分析 | 第96-97页 |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第97-100页 |
·教师访谈与学生访谈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103-107页 |
·研究总结 | 第103-105页 |
·Moodle为网络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 第103-104页 |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是教育技术公共课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 第104-105页 |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有助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 第105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105-106页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附录 | 第111-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