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第1章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概述 | 第17-28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7-19页 |
·国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7页 |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7-19页 |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 第19页 |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 第19-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总结及评述 | 第25页 |
·中小企业国际化动因分析 | 第25-28页 |
·加入全球价值链以求发展 | 第25-26页 |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带来机会 | 第26页 |
·市场动因:寻求市场,开辟国际需求 | 第26页 |
·资源动因:获取资源配置 | 第26页 |
·技术动因: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26页 |
·政策动因:规避贸易壁垒 | 第26-28页 |
第2章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概况 | 第28-35页 |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现状 | 第28-29页 |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 | 第28页 |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特点 | 第28-29页 |
·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有利于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 | 第29-30页 |
·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 | 第30页 |
·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 第30页 |
·有利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竞争力 | 第30页 |
·有利于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 第30页 |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SWOT 分析 | 第30-35页 |
·优势分析 | 第31-32页 |
·劣势分析 | 第32-33页 |
·机遇分析 | 第33页 |
·挑战分析 | 第33-35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浅析 | 第35-49页 |
·目标市场的确定和交易对象的选择 | 第35-38页 |
·确定目标市场 | 第35-36页 |
·目标市场选择模型 | 第36-37页 |
·我国中小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建议 | 第37-38页 |
·交易对象的选择 | 第38页 |
·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模式分类 | 第38-42页 |
·贸易式进入 | 第39-40页 |
·合同式进入 | 第40页 |
·投资式进入 | 第40-42页 |
·市场进入模式的内在特性 | 第42-43页 |
·市场进入模式的决定性因素 | 第43-48页 |
·企业内部因素 | 第43-44页 |
·企业外部因素 | 第44-45页 |
·决定性因素归纳 | 第45-48页 |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建议选择策略 | 第48-49页 |
·目标市场的选择,遵循“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原则 | 第48页 |
·国际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初期首选贸易式进入 | 第48-49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上海埃德的国际化经营 | 第49-67页 |
·电磁兼容(EMC)产业简介 | 第49-51页 |
·电磁干扰(EMI)的危害 | 第49页 |
·电磁兼容(EMC)介绍 | 第49-50页 |
·电源EMI 滤波器产品介绍 | 第50页 |
·电源EMI 滤波器的市场应用 | 第50-51页 |
·上海埃德简介 | 第51-54页 |
·基本情况 | 第51-52页 |
·上海埃德组织结构图 | 第52-53页 |
·公司资源优势 | 第53-54页 |
·上海埃德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 第54-56页 |
·国内环境分析 | 第54-55页 |
·国际环境分析 | 第55页 |
·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 | 第55-56页 |
·海外目标市场的确定与进入模式分析 | 第56-60页 |
·海外目标市场的确定与环境分析 | 第56-58页 |
·国际市场营运战略及进入模式的选择 | 第58-60页 |
·上海埃德国际化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和对策 | 第60-67页 |
·公司战略及内部配合方面 | 第60-64页 |
·国际化经营的风险方面 | 第64-67页 |
第5章 结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的若干建议 | 第67-70页 |
·综合考虑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多种影响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模式 | 第67-68页 |
·发挥相对优势,努力增强自身实力 | 第68页 |
·培育核心竞争力 | 第68页 |
·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组建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 | 第68页 |
·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制定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 第68页 |
·全力避免投资风险 | 第68-69页 |
·充分利用我国的各种支持性政策和对外援助政策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