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体系设计--以上市商业银行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理论层面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现实层面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文献评述及借鉴 | 第18-19页 |
·研究假设与假说 | 第19-20页 |
·研究假设 | 第19-20页 |
·研究假说 | 第20页 |
·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范式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20-22页 |
·文章框架 | 第20-21页 |
·文章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2页 |
·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34页 |
·概念界定 | 第23-27页 |
·商业银行 | 第23-24页 |
·高级管理人员 | 第24-25页 |
·薪酬 | 第25-26页 |
·激励 | 第26-27页 |
·理论基础 | 第27-3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28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8-30页 |
·契约理论 | 第30-32页 |
·分享工资理论 | 第32-34页 |
3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实证研究 | 第34-48页 |
·样本的筛选与样本的选取 | 第34-35页 |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 | 第35-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变量选取 | 第36-38页 |
·高管报酬激励有效性实证性检验 | 第38-45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3页 |
·相关分析 | 第43-45页 |
·高管报酬激励有效性检验结论分析 | 第45-48页 |
·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相关性较弱 | 第45页 |
·高管报酬与银行成长性还未真正相关 | 第45-47页 |
·结论总结 | 第47-48页 |
4 商业银行高管短期激励薪酬模式设计 | 第48-56页 |
·国外年薪制模式研究 | 第48-49页 |
·美国年薪制模式 | 第48页 |
·德国年薪制模式 | 第48页 |
·日本年薪制模式 | 第48-49页 |
·韩国年薪制模式 | 第49页 |
·国内年薪制模式研究 | 第49-51页 |
·准公务员型模式 | 第49-50页 |
·一揽子型模式 | 第50页 |
·非持股多元化型模式 | 第50-51页 |
·持股多元化型模式 | 第51页 |
·分配权型模式 | 第51页 |
·商业银行年薪制的具体设计方案 | 第51-53页 |
·商业银行高管绩效薪酬体系的设计 | 第53-56页 |
·四种绩效激励方案比较分析 | 第54页 |
·四种绩效激励方案的组合应用 | 第54-56页 |
5 商业银行高管长期激励薪酬设计—股权激励 | 第56-62页 |
·股票期权的涵义 | 第56-57页 |
·国外商业银行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第57页 |
·美国花旗银行 | 第57页 |
·新加坡华侨银行 | 第57页 |
·国内商业银行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第57-58页 |
·商业银行股票期权设计方案 | 第58-62页 |
·股票期权的授予对象 | 第59页 |
·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 | 第59-60页 |
·授予数量的确定 | 第60-62页 |
6 商业银行高管职务消费和福利计划设计 | 第62-67页 |
·高管职务消费设计 | 第62-65页 |
·高管职务消费的现状 | 第62-63页 |
·国外控制职务消费的方式 | 第63-64页 |
·国内商业银行职务消费的方式探索 | 第64-65页 |
·福利计划设计 | 第65-67页 |
·福利计划的构成 | 第65-66页 |
·福利计划的分类设计思想 | 第66-67页 |
7 政策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