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 | 第15-21页 |
(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第15-16页 |
1.发展与发展观 | 第15-16页 |
2.科学发展观 | 第16页 |
(二) 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 | 第16-21页 |
1.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内涵 | 第16-19页 |
2.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目标 | 第19-21页 |
二、科学发展观对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 第21-25页 |
(一) 强化"以人为本",凸显素质教育中师生的主体地位 | 第21-23页 |
1."以学生为本",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第21-22页 |
2."以教师为本",建设高素质的普通高中教师队伍 | 第22-23页 |
(二)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 | 第23-25页 |
1.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第23-24页 |
2.统筹兼顾是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根本方法 | 第24-25页 |
三、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5-35页 |
(一) 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成效 | 第25-27页 |
1.德育首要地位的强化 | 第25页 |
2.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 第25-26页 |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 第26-27页 |
4.素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 | 第27页 |
(二) 普通高中素质教育深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1."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 第27-28页 |
2.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 第28-29页 |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缺乏 | 第29页 |
4.学校间办学条件差异大 | 第29-30页 |
(三) 阻碍普通高中素质教育深化的因素 | 第30-35页 |
1.素质教育理念根植不牢 | 第30-31页 |
2.教师继续教育效果不佳 | 第31页 |
3.高考仍是高中教育的终极评价尺度 | 第31-32页 |
4.教育资金投入不均衡 | 第32-35页 |
四、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策略 | 第35-43页 |
(一) 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切实贯彻教育方针 | 第35-36页 |
1.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内涵 | 第35页 |
2.深刻认识非考试科目在发展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3.深刻认识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36页 |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第36-38页 |
1.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 | 第36-37页 |
2.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 第37-38页 |
3.抓好师资培训工作 | 第38页 |
(三) 深化高考改革,凸显学生综合素质 | 第38-40页 |
1.改革考试内容 | 第39页 |
2.改革考试形式 | 第39页 |
3.改革命题方式 | 第39-40页 |
(四)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创造公平教育条件 | 第40页 |
1.实施统筹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责任制 | 第40页 |
2.建设标准化的城乡普通高中学校 | 第40页 |
3.发展专业化的城乡普通高中教师 | 第40页 |
4.均衡城乡高中教育水平 | 第40页 |
(五) 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创和谐教育环境 | 第40-43页 |
1.构建全社会重视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实施的工作机制 | 第41页 |
2.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发挥家长主体作用 | 第41页 |
3.拓展学校教育空间,建立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