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国家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培养的要求 | 第10页 |
(二)小学阶段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需求 | 第10-11页 |
(三)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 第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有关合情推理与教材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有关合情推理与教学案例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有关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4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1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五、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二)测验调查法 | 第17页 |
(三)访谈调查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页 |
二、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 | 第18-19页 |
三、波利亚的数学推理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 | 第20-28页 |
一、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概念 | 第20-21页 |
(一)合情推理的涵义 | 第20页 |
(二)合情推理能力的涵义 | 第20-21页 |
(三)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涵义 | 第21页 |
二、合情推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21-23页 |
(一)类比推理 | 第22页 |
(二)归纳推理 | 第22-23页 |
三、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 第23-24页 |
四、培养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价值 | 第24-25页 |
(一)有助于发现新的命题及新规律 | 第24-25页 |
(二)有助于清晰地陈述和解决问题 | 第25页 |
(三)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25页 |
五、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25-28页 |
(一)学校应重视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 第25-26页 |
(二)教师应该具备进行合情推理教学的素养 | 第26页 |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进行类比和归纳推理 | 第26页 |
(四)学生要善于抓住知识衔接点进行合情推理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28-34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8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8页 |
三、测验调查卷的设计 | 第28-31页 |
四、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31-32页 |
五、测验调查的实施 | 第32页 |
六、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4-51页 |
一、测验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一)五年级测验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二)六年级测验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一)教师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认识情况 | 第41-43页 |
(二)教师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情况 | 第43-46页 |
三、总结与讨论 | 第46-51页 |
(一)测验总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二)访谈总结与讨论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培养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策略 | 第51-57页 |
一、加强教师对合情推理能力及培养价值的认识 | 第51-52页 |
二、研读课标,分析教材中体现合情推理的内容 | 第52页 |
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 第52-55页 |
(一)数与代数 | 第52-53页 |
(二)图形与几何 | 第53-54页 |
(三)统计与概率 | 第54-55页 |
四、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 第55页 |
五、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推理过程 | 第55-56页 |
六、多样化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思维差异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