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生化液体检测方法概述 | 第11-16页 |
1.2.1 试剂溶液浓度的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1.2.2 细胞悬浮液细胞密度的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1.2.3 微波法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微波传输理论 | 第19-23页 |
2.1 微波的传输 | 第19-20页 |
2.2 微波的反射与相对介电常数 | 第20-21页 |
2.3 微波的吸收与穿透 | 第21-22页 |
2.4 微波的谐振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5页 |
3.1 实验试剂和细胞 | 第23-25页 |
3.1.1 氯化钠 | 第23-24页 |
3.1.2 葡萄糖 | 第24-25页 |
3.1.3 大肠杆菌 | 第25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25-31页 |
3.2.1 微波传感器 | 第25-29页 |
3.2.2 液体输送装置 | 第29-30页 |
3.2.3 矢量网络分析仪 | 第30-3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3.3.1 液体配制 | 第31-32页 |
3.3.2 温度控制 | 第32页 |
3.3.3 电磁参量测量 | 第32-33页 |
3.3.4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测量原理 | 第35-40页 |
4.1 同轴线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 第35-37页 |
4.2 谐振腔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 第37-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同轴线传感器的检测实验 | 第40-56页 |
5.1 氯化钠溶液的检测实验 | 第40-46页 |
5.1.1 氯化钠溶液测量关系的完善 | 第40-45页 |
5.1.2 氯化钠溶液浓度的检测 | 第45-46页 |
5.2 葡萄糖溶液的检测实验 | 第46-50页 |
5.2.1 葡萄糖溶液测量关系的完善 | 第46-49页 |
5.2.2 葡萄糖溶液浓度的检测 | 第49-50页 |
5.3 大肠杆菌悬浮液的检测 | 第50-53页 |
5.3.1 大肠杆菌悬浮液测量频段的确定 | 第50-52页 |
5.3.2 测量频段下大肠杆菌悬浮液的细胞密度的检测 | 第52-53页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谐振腔传感器的检测实验 | 第56-62页 |
6.1 氯化钠溶液的检测实验 | 第56-60页 |
6.1.1 氯化钠溶液测量关系的完善 | 第56-59页 |
6.1.2 氯化钠溶液浓度的检测 | 第59-60页 |
6.2 大肠杆菌悬浮液的检测实验 | 第60-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6页 |
7.1 总结 | 第62-64页 |
7.1.1 微波法的优势总结 | 第62页 |
7.1.2 同轴线传感器检测实验总结 | 第62-63页 |
7.1.3 谐振腔传感器检测实验总结 | 第63-64页 |
7.2 展望 | 第64-66页 |
7.2.1 不足与改进 | 第64页 |
7.2.2 应用前景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