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熟语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6页 |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第6-10页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四)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一、树木熟语中的物质文化 | 第13-23页 |
(一)树木的实用功能 | 第13-19页 |
1.树木的用材功能 | 第14-15页 |
2.树木的装饰功能 | 第15-17页 |
3.树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 第17-19页 |
(二)树木栽种与培育的经验 | 第19-23页 |
1.栽树要因时制宜 | 第19-21页 |
2.栽树要适地适树 | 第21页 |
3.培育树木的技术 | 第21-23页 |
二、树木熟语中的思想观念 | 第23-32页 |
(一)“造林如造福”的生态观 | 第23-25页 |
1.造林如造福,林中生万物 | 第23-24页 |
2.砍树是吃祖宗饭,栽树是造化儿孙福 | 第24-25页 |
(二)尚德重行的处世观 | 第25-29页 |
1.志如松柏的人格追求 | 第25-27页 |
2.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 第27-28页 |
3.低调行事的处世智慧 | 第28-29页 |
(三)重亲恋乡的思想观 | 第29-32页 |
1.维护亲情,重视血缘 | 第29-30页 |
2.敬恭桑梓,落叶归根 | 第30-32页 |
三、树木熟语中的隐喻认知 | 第32-44页 |
(一)树木结构熟语的隐喻 | 第32-37页 |
1.树根熟语的隐喻 | 第33-34页 |
2.枝叶熟语的隐喻 | 第34-35页 |
3.果实熟语的隐喻 | 第35-36页 |
4.树皮熟语与树影熟语的隐喻 | 第36-37页 |
(二)树木生长熟语的隐喻 | 第37-40页 |
1.树木生长熟语的隐喻 | 第37-38页 |
2.树木培育熟语的隐喻 | 第38-40页 |
(三)树木形象熟语的隐喻 | 第40-44页 |
1.以树之大隐喻权势之大 | 第40-41页 |
2.以树之高隐喻地位之高 | 第41-42页 |
3.以树之直隐喻人之正直 | 第42-43页 |
4.以树林来隐喻人之团结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