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概念隐喻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9页 | 
| 1.2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4-28页 | 
| 2.1 隐喻产生的原因 | 第14-15页 | 
| 2.2 关于隐喻本质的讨论 | 第15-18页 | 
| 2.3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及其运作方式 | 第18-24页 | 
| 2.4 政治与隐喻的密切联系 | 第24-28页 | 
|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概念隐喻的定性和统计 | 第28-35页 | 
| 3.1 概念隐喻的认定原则 | 第28页 | 
| 3.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概念隐喻的分类举例 | 第28-35页 | 
|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主要概念隐喻分析 | 第35-68页 | 
| 4.1 “有机体”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 第35-43页 | 
| 4.2 “旅行”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43-50页 | 
| 4.3 “战争”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50-57页 | 
| 4.4 “家庭”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57-61页 | 
| 4.5 “工具”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61-64页 | 
| 4.6 其他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64-68页 | 
| 5 结论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