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一、引言 | 第10-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关于“比较阅读法”基本理论研究 | 第12-15页 |
2.关于“比较阅读法”在散文教学中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二、比较阅读法的内涵和作用 | 第18-23页 |
(一)比较阅读法的内涵 | 第18页 |
(二)比较阅读与拓展阅读的比较 | 第18-20页 |
1.落脚点上的不同 | 第19-20页 |
2.范围上的不同 | 第20页 |
3.开展形式上的不同 | 第20页 |
(三)比较阅读教学的作用 | 第20-23页 |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20-21页 |
2.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 第21页 |
3.更好的利用文本资料 | 第21-23页 |
三、比较阅读法在初中散文教学中实施的依据 | 第23-28页 |
(一)新课标的要求 | 第23-24页 |
(二)散文基本篇目及分析 | 第24-28页 |
1.散文的基本篇目情况 | 第24-25页 |
2.散文基本篇目分析 | 第25-28页 |
四、比较阅读法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调查统计分析 | 第28-39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8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8页 |
(三)调查的结果 | 第28-36页 |
1.教师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 | 第28-31页 |
2.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 | 第31-36页 |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36-39页 |
1.教师层面 | 第36-37页 |
2.学生层面 | 第37-39页 |
五、比较阅读法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39-53页 |
(一)增强意识,培养比较阅读的兴趣 | 第39页 |
(二)挖掘资源,精选比较范围 | 第39-42页 |
1.课内散文的比较 | 第40-41页 |
2.课内散文与课外散文的比较 | 第41-42页 |
(三)立足文本,选准可比点 | 第42-46页 |
1.比较点的选取原则 | 第43-44页 |
2.设计好的比较点的方法 | 第44-46页 |
(四)授之以趣,教之以法 | 第46-51页 |
1.文本内部的比较 | 第46-48页 |
2.文本之间的比较 | 第48-51页 |
(五)沟通对话,改进课堂教学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