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员工反馈寻求的中介效应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3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问题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39页 |
2.1 创新自我效能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2.1.1 创新自我效能的内涵 | 第21-22页 |
2.1.2 创新自我效能的测量 | 第22-23页 |
2.1.3 创新自我效能的效应研究 | 第23-24页 |
2.2 反馈寻求行为研究综述 | 第24-31页 |
2.2.1 反馈寻求的概念 | 第24-26页 |
2.2.2 反馈寻求的测量 | 第26-27页 |
2.2.3 反馈寻求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2.2.4 反馈寻求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2.2.5 反馈寻求的效应研究 | 第30-31页 |
2.3 个体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第31-35页 |
2.3.1 个体创新绩效的内涵 | 第31-32页 |
2.3.2 个体创新绩效的测量 | 第32-33页 |
2.3.3 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33-35页 |
2.4 组织创新氛围研究综述 | 第35-39页 |
2.4.1 组织创新氛围的概念 | 第35-36页 |
2.4.2 组织创新氛围的测量 | 第36-37页 |
2.4.3 组织创新氛围的相关研究 | 第37-39页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9-45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9-40页 |
3.2 研究假设论述 | 第40-43页 |
3.2.1 创新自我效能与个体创新绩效 | 第40页 |
3.2.2 创新自我效能与员工反馈寻求 | 第40-41页 |
3.2.3 员工反馈寻求与个体创新绩效 | 第41-42页 |
3.2.4 员工反馈寻求的中介作用 | 第42-43页 |
3.2.5 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 | 第43页 |
3.3 假设汇总与模型构建 | 第43-45页 |
3.3.1 研究假设汇总 | 第43-44页 |
3.3.2 研究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5-51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45-47页 |
4.1.1 问卷形成过程 | 第45页 |
4.1.2 数据收集过程 | 第45-47页 |
4.2 研究变量测量 | 第47-51页 |
4.2.1 前因变量 | 第47页 |
4.2.2 中介变量 | 第47-48页 |
4.2.3 调节变量 | 第48-49页 |
4.2.4 结果变量 | 第49-50页 |
4.2.5 控制变量 | 第50-51页 |
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1-73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2-54页 |
5.2.1 量表信度分析 | 第52-53页 |
5.2.2 量表效度分析 | 第53-54页 |
5.2.3 共同方法偏差 | 第54页 |
5.3 变量间相关分析 | 第54-56页 |
5.4 变量间回归分析 | 第56-67页 |
5.4.1 创新自我效能对个体创新绩效的效应 | 第57-58页 |
5.4.2 创新自我效能对反馈寻求行为的效应 | 第58-59页 |
5.4.3 员工反馈寻求对个体创新绩效的效应 | 第59-61页 |
5.4.4 员工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61-63页 |
5.4.5 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63-67页 |
5.5 控制变量对各个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7-70页 |
5.5.1 性别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7页 |
5.5.2 年龄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7-68页 |
5.5.3 工龄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8页 |
5.5.4 教育程度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8-69页 |
5.5.5 企业运营年限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9页 |
5.5.6 企业性质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9-70页 |
5.6 研究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5.6.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70页 |
5.6.2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第70-73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73-75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