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董事身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2.1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12-18页 |
1.2.2 关于CFO董事身份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3 关于CFO董事身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19-21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1.3.1 盈余管理 | 第22-23页 |
1.3.2 CFO董事身份 | 第23-2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5 可能的研究贡献 | 第27-29页 |
2 CFO制度与理论基础 | 第29-39页 |
2.1 我国CFO制度的发展 | 第29-35页 |
2.1.1 CFO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29-30页 |
2.1.2 CFO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第30-31页 |
2.1.3 CFO在我国的现状 | 第31-33页 |
2.1.4 关于CFO进入董事会的现状 | 第33-3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5-36页 |
2.2.2 现代管家理论和友好董事会理论 | 第36-37页 |
2.2.4 高层梯队理论 | 第37-39页 |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39-46页 |
3.1 CFO董事身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不同公司治理环境的影响 | 第40-46页 |
3.2.1 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作用 | 第40-44页 |
3.2.2 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作用 | 第44-46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6-52页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6页 |
4.2 变量说明 | 第46-51页 |
4.2.1 盈余管理 | 第46-48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48-49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49-51页 |
4.3 模型设定 | 第51-52页 |
5 实证分析 | 第52-74页 |
5.1 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5.2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53-64页 |
5.2.1 确认模型类别 | 第53-54页 |
5.2.2 模型检验结果 | 第54-64页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64-72页 |
5.3.1 滞后期检验 | 第64-65页 |
5.3.2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检验 | 第65-72页 |
5.4 实证小结 | 第72-74页 |
6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74-77页 |
6.1 政策建议 | 第74-75页 |
6.1.1 适当将CFO晋升进董事会 | 第74页 |
6.1.2 明确CFO权限边界,提高其财务执行力 | 第74-75页 |
6.1.3 完善外部治理机制,提高审计师执业能力 | 第75页 |
6.1.4 完善董事会职能和独立董事的作用 | 第7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