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7-8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的传入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本土音乐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原因 | 第12-16页 |
一、民族杂居 | 第12-13页 |
二、宗教信仰 | 第13-14页 |
三、文化的不断变更 | 第14-15页 |
四、社会的推动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纳西古乐”与“丽江洞经音乐”的不同概念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丽江洞经音乐与本土文化研究 | 第18-40页 |
第一节 中原文化对丽江洞经音乐的影响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本土文化影响下的丽江洞经音乐特色 | 第20-34页 |
一、乐队 | 第20-21页 |
二、音乐类型 | 第21-24页 |
三、经籍 | 第24-31页 |
四、音乐风格 | 第31-34页 |
第三节 本土文化差异对乐曲的影响 | 第34-40页 |
一、对比分析丽江洞经音乐《小白梅》与大理洞经音乐《蜜蜂过江》 | 第34-37页 |
二、对比分析丽江洞经音乐《一江风》与其他地区洞经音乐《一江风》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 第40-44页 |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的现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关于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42-44页 |
一、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软实力 | 第42-43页 |
二、培养艺术人才,弘扬传统文化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