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技术创新方面 | 第12-13页 |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方面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技术创新 | 第17-18页 |
·技术能力 | 第18-19页 |
·技术能力的定义 | 第18页 |
·技术能力的构成 | 第18-19页 |
·技术创新模式 | 第19-21页 |
·技术创新模式概念的界定 | 第19页 |
·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 | 第19-21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21-25页 |
·AHP的基本原理 | 第22页 |
·AHP的基本步骤 | 第22-25页 |
3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 第25-44页 |
·模型构建工具的选择 | 第25-26页 |
·选择AHP构建模型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6页 |
·选择AHP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页 |
·运用AHP得出选择模型的逻辑框架 | 第26-27页 |
·建立层次结构 | 第27-37页 |
·目标层的构建 | 第27-29页 |
·指标层的构建 | 第29-33页 |
·方案层的构建 | 第33-36页 |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的层次结构 | 第36-37页 |
·判断矩阵的建立 | 第37-39页 |
·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J_(G-I)) | 第37-38页 |
·方案层相对于指标层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J_(I-A)) | 第38-39页 |
·模型求解 | 第39-44页 |
·确定权重向量 | 第39-42页 |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的确定 | 第42-44页 |
4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的检验研究 | 第44-53页 |
·模型的检验思路 | 第44-45页 |
·检验对象 | 第44页 |
·检验的区间 | 第44页 |
·检验的步骤 | 第44-45页 |
·检验的具体过程 | 第45-48页 |
·确定总体目标 | 第45-46页 |
·建立判断矩阵 | 第46页 |
·计算权重向量 | 第46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46-47页 |
·计算总权重向量 | 第47页 |
·总层次的一致性检验 | 第47-48页 |
·方案排序 | 第48页 |
·检验结论 | 第48页 |
·模型的初步应用研究 | 第48-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