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语言简况 | 第12-14页 |
一、语料来源 | 第12页 |
二、语言简况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和温壮语连动结构的类型 | 第14-29页 |
第一节 连续型的连动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同时型的连动结构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目的型的连动结构 | 第16-19页 |
一、空间趋向的连动结构 | 第17-18页 |
二、主观趋向的连动结构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因果型的连动结构 | 第19-22页 |
一、V1为感官动词 | 第20-21页 |
二、V2为动词“得”“会” | 第21-22页 |
第五节 同义型的连动结构 | 第22-23页 |
第六节 受益型的连动结构 | 第23-25页 |
第七节 工具型的连动结构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和温壮语连动结构与宾语的关系 | 第29-38页 |
第一节 单宾语句的连动结构 | 第29-33页 |
一、V1和V2共同支配宾语 | 第30页 |
二、V2先支配宾语,再与V1构成其他关系 | 第30-32页 |
三、V1先支配宾语,再与V2构成其他关系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双宾语句的连动结构 | 第33-38页 |
一、V2由“x(?)i~3”充当的连动结构 | 第34-36页 |
二、V1由“pa:η~1”、thai~5、wei~5”充当的连动结构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和温壮语连动结构与状语的关系 | 第38-52页 |
第一节 连动结构受否定状语的修饰 | 第38-44页 |
一、和温壮语的否定词 | 第38-40页 |
二、连动结构受否定副词的修饰 | 第40-44页 |
第二节 连动结构受时间状语的修饰 | 第44-46页 |
一、kon~5(先) | 第44页 |
二、tm~6 tn~6(突然) | 第44-45页 |
三、ηa:m~5(刚) | 第45页 |
四、?i~3pan~6(刚才) | 第45-46页 |
第三节 连动结构受范围状语的修饰 | 第46-47页 |
一、leu~4(全部) | 第46页 |
二、tsu~1(都) | 第46-47页 |
三、ko~4(也) | 第47页 |
第四节 连动结构受程度状语的修饰 | 第47-50页 |
一、la:i~1(很) | 第48页 |
二、tsei~3(最) | 第48页 |
三、si~1fa~1(更加) | 第48-49页 |
四、nau~2(稍微) | 第49-50页 |
第五节 连动结构受其他状语的修饰 | 第50-52页 |
一、tsiη~2θei~2/θei~2θei~2(经常/常常) | 第50页 |
二、tsη~3(总是) | 第50页 |
三、them~1(还、再、也) | 第50-51页 |
四、m(?)i~5(再、又)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2-54页 |
第一节 研究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尚待研究之处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9页 |
附录一:和温壮语语音系统 | 第57-65页 |
附录二:小故事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