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待答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2.1 生成性教学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 生成性课堂的特征 | 第15-17页 |
2.3 物理生成性教学的价值取向 | 第17-19页 |
2.4 初中物理生成性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初中物理教师生成性教学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22-44页 |
3.1 研究设计过程 | 第22-24页 |
3.1.1 研究问题 | 第22-23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3.1.3 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3.1.4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2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24-25页 |
3.3 研究实施过程与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3.1 研究实施过程 | 第25页 |
3.3.2 数据处理过程 | 第25页 |
3.4 初中物理教师生成性教学认知特点 | 第25-35页 |
3.4.1 全体被试教师对生成性教学的认知现状 | 第26-27页 |
3.4.2 不同性别被试教师生成性教学认知现状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27-28页 |
3.4.3 不同教龄教师在对生成性教学认知现状及显著性分析 | 第28-29页 |
3.4.4 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在对生成性教学认知现状及显著性分析 | 第29-30页 |
3.4.5 全体被试教师成性教学认知水平与师生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3页 |
3.4.6 本部分的研究结论 | 第33-35页 |
3.5 教师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察觉和对待方式的调查 | 第35-44页 |
3.5.1 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意外情况的认识 | 第35-36页 |
3.5.2 教师发现课堂意外情况的方式 | 第36-38页 |
3.5.3 教师对待课堂意外情况的对策 | 第38-39页 |
3.5.4 教师对预设教案的态度 | 第39-40页 |
3.5.5 教师改变预设教案的判断标准 | 第40-41页 |
3.5.6 教师学习生成性教学思想的途径 | 第41-42页 |
3.5.7 本部分的研究结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中学物理生成性教学策略研究 | 第44-62页 |
4.1 中学物理生成性教学案例分析 | 第44-57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4.1.2 研究方法 | 第44页 |
4.1.3 研究过程 | 第44-57页 |
4.2 中学物理生成性教学策略 | 第57-62页 |
4.2.1 促进生成性资源产生的策略 | 第58-60页 |
4.2.2 有效运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5.1 研究的结论 | 第62-63页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A 对初中物理教师生成性教学认知的现状调查问卷 | 第66-70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