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行业发展现状与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核心内容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3 核心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精益管理理论及应用概述 | 第13-16页 |
2.1 精益管理理论 | 第13-14页 |
2.1.1 精益管理理论的来源 | 第13页 |
2.1.2 研发测试机构中的精益管理 | 第13-14页 |
2.2 精益管理理论的应用 | 第14-16页 |
2.2.1 精益现场 | 第14页 |
2.2.2 精益规划 | 第14页 |
2.2.3 精益物流 | 第14-15页 |
2.2.4 精益设计 | 第15-16页 |
第3章 分析中心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16-25页 |
3.1 分析中心建立目的及应用简介 | 第16-22页 |
3.1.1 几种主流自动变速箱概述 | 第16-19页 |
3.1.2 分析中心设备和测试能力简介 | 第19-22页 |
3.2 分析中心现场管理现状 | 第22-25页 |
3.2.1 分析中心现场管理的特点 | 第22-23页 |
3.2.2 分析中心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3.2.3 分析中心现场管理的目标 | 第23-25页 |
第4章 分析中心现场改善研究 | 第25-47页 |
4.1 分析中心现场管理的改善办法 | 第25-34页 |
4.1.1 推行目视管理 | 第25-29页 |
4.1.2 建立并推广“定点、定容、定量”的三定原则 | 第29页 |
4.1.3 有序推动“5S”管理和VDA6.3标准 | 第29-30页 |
4.1.4 制定合理、完备的代理人制度 | 第30-32页 |
4.1.5 推动LIMS应用于分析中心信息化管理 | 第32-34页 |
4.1.6 消除浪费、安全生产 | 第34页 |
4.2 分析中心现场设备管理 | 第34-38页 |
4.2.1 标准作业指导书、安全防护说明 | 第34-35页 |
4.2.2 设备点检、机器日志和工时记录办法 | 第35-36页 |
4.2.3 工具和辅具清单、备件清单和维保 | 第36-38页 |
4.3 测试设备成本核算和盈利能力分析 | 第38-47页 |
4.3.1 设备折旧计算 | 第38页 |
4.3.2 设备维保费用预估 | 第38-39页 |
4.3.3 厂房建筑成本分析 | 第39-40页 |
4.3.4 振动测试台开机成本和人员成本测算 | 第40-41页 |
4.3.5 振动测试台盈利能力分析 | 第41-4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结论 | 第47页 |
5.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