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一、选题的提出第7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7-8页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第8-9页
    四、研究综述第9-12页
    五、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概述第13-15页
    第一节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概念界定第13页
    第二节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功能第13-15页
        一、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第14页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14-15页
第二章 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构成比较第15-36页
    第一节 人教版教材助读系统的构成第15-19页
        一、提示类第15-16页
        二、注释类第16-17页
        三、图像类第17-19页
    第二节 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构成第19-28页
        一、提示类第20-22页
        二、注释类第22-24页
        三、评点类第24-25页
        四、图像类第25-27页
        五、拓展类第27-28页
    第三节 两版教材助读系统构成的比较分析第28-36页
        一、关于提示类的比较第28-30页
        二、关于注释类的比较第30-33页
        三、关于插图类的比较第33-36页
第三章 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体例的比较第36-40页
    第一节 人教版助读系统的编写体例第36-37页
        一、“写在前面”总领全书第36页
        二、按照单元编排第36-37页
    第二节 康轩版助读系统的编写体例第37-38页
        一、“编辑要旨”、“学习重点分布表”总领全书第37-38页
        二、其他助读材料围绕范文展开第38页
        三、图像类助读资料分散编排第38页
    第三节 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体例的比较分析第38-40页
第四章 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特点的比较第40-44页
    第一节 人教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第40-41页
        一、内容简要,具备精简性第40页
        二、语言亲切,具备鼓励性第40-41页
        三、符合学生的探究心理,探究性强第41页
    第二节 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第41-43页
        一、内容丰富,具备整体性第41-42页
        二、目标明确,具备导向性第42页
        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用性强第42-43页
    第三节 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特点比较第43-44页
第五章 对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反思和建议第44-53页
    第一节 对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的思考第44-47页
        一、语文教材的编写依据第44页
        二、进一步丰富教材编制理论第44-45页
        三、扩充助读系统的内容,注重完整性第45-46页
        四、注重选文的定篇,加强助读系统的编写第46页
        五、注重编写体例的合理性与开放性第46-47页
        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追求创新性第47页
    第二节 对两版教材使用者的建议第47-53页
        一、教师使用建议第48-51页
        二、学生使用建议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73页
    附录一:康轩版初中国文教材目录第56-60页
    附录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第60-73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陆与香港高中生物教科书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高二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某高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