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本文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3-24页 |
2.1 精益生产理论 | 第13-19页 |
2.1.1 精益生产模式与传统大量生产模式对比的不同点 | 第13-15页 |
2.1.2 精益生产在管理方法上不同点 | 第15-16页 |
2.1.3 精益思想与工厂八大浪费 | 第16-19页 |
2.2 工业工程简述 | 第19-21页 |
2.2.1 工业工程的定义 | 第19页 |
2.2.2 IE的历史和发展 | 第19-20页 |
2.2.3 IE的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3 生产效率测度与改善 | 第21-24页 |
2.3.1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 第21-22页 |
2.3.2 生产线平衡介绍 | 第22页 |
2.3.3 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3.4 生产效率提升的思路 | 第23-24页 |
第3章 A公司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7页 |
3.1 A公司简介 | 第24-25页 |
3.2 A公司产品生产流程及质量要求 | 第25-27页 |
3.2.1 A公司产品生产流程 | 第25-26页 |
3.2.2 A公司产品质量要求 | 第26-27页 |
3.3 A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37页 |
3.3.1 库存和物流设定不合理 | 第28-31页 |
3.3.2 生产线平衡率低 | 第31-34页 |
3.3.3 生产线切换线频繁,切换线损失工时多 | 第34-35页 |
3.3.4 生产现场管理混乱,5S执行不彻底 | 第35页 |
3.3.5 产品品质管控机制不完善 | 第35页 |
3.3.6 人员激励政策不健全 | 第35-37页 |
第4章 生产效率提升方案设计和实施及评价 | 第37-61页 |
4.1 生产效率提升目标及改善组织建立 | 第37-38页 |
4.1.1 生产效率提升目标 | 第37页 |
4.1.2 生产效率提升改善组织 | 第37-38页 |
4.2 生产效率提升方案设计 | 第38-55页 |
4.2.1 改善库存及物流 | 第38-42页 |
4.2.2 提升线平衡率 | 第42-48页 |
4.2.3 快速切换线的应用 | 第48-50页 |
4.2.4 改善车间5S | 第50-52页 |
4.2.5 改善产品品质管控 | 第52-54页 |
4.2.6 人员激励 | 第54-55页 |
4.3 生产效率提升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价 | 第55-61页 |
4.3.1 生产效率提升方案实施 | 第55-56页 |
4.3.2 实施后效果评价 | 第56-6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总结 | 第61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