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起和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黄自的生平简介及作品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黄自的生平介绍及教育影响 | 第14-18页 |
一、黄自生平介绍 | 第14-16页 |
二、黄自的教育影响 | 第16-18页 |
第二节 黄自的音乐作品分类概述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黄自艺术歌曲的和声技法运用 | 第22-58页 |
第一节 黄自艺术歌曲和声织体特点 | 第22-28页 |
第二节 黄自艺术歌曲的和声色彩 | 第28-46页 |
一、三和弦与七和弦的使用 | 第28-39页 |
二、重属和弦与副属和弦的使用 | 第39-46页 |
第三节 黄自艺术歌曲的调式调性特点 | 第46-58页 |
一、黄自艺术歌曲中对传统大小调性的运用 | 第46-51页 |
二、黄自艺术歌曲中对中国民族调式的运用 | 第51-58页 |
第三章 黄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调式调性及和声特点分析 | 第58-69页 |
第一节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声特点 | 第58-66页 |
一、五声调式和声特点 | 第58-61页 |
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分析 | 第61-66页 |
第二节 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和声的扩展 | 第66-69页 |
一、五声音阶变音的应用 | 第66-67页 |
二、五声音阶与十二音序列的综合运用 | 第67-69页 |
第四章 黄自艺术歌曲的影响 | 第69-73页 |
第一节 黄自艺术歌曲的价值及对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贡献 | 第69-71页 |
第二节 通过对黄自经典艺术歌曲和声技法研究引发的思考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