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4-25页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1.5.1 数学语言 | 第25页 |
1.5.2 数学语言学习障碍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数学语言学习障碍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1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第27页 |
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27-28页 |
2.3 情绪心理学理论 | 第28页 |
2.4 数学对象的表征理论 | 第28-29页 |
2.5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学习障碍现状 | 第30-46页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30-32页 |
3.1.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 | 第30页 |
3.1.2 调查工具设计 | 第30-32页 |
3.2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学习障碍现状分析 | 第32-46页 |
3.2.1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学习水平总体分析 | 第32-35页 |
3.2.2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识别理解障碍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3.2.3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转换障碍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3.2.4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组织表达障碍现状分析 | 第40-44页 |
3.2.5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学习男女生差异分析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 第46-51页 |
4.1 教师层面 | 第46-47页 |
4.1.1 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认识偏差 | 第46-47页 |
4.1.2 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单一性 | 第47页 |
4.2 学生层面 | 第47-51页 |
4.2.1 数学知识结构缺陷 | 第47-48页 |
4.2.2 数学认知水平低 | 第48-50页 |
4.2.3 元认知能力差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5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1.1 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 第51页 |
5.1.2 识别理解是学习数学语言的基础 | 第51页 |
5.1.3 男女生在数学语言学习上存在差异 | 第51-52页 |
5.2 建议 | 第52-55页 |
5.2.1 加强数学语言词汇意义的理解,奠定基础 | 第52页 |
5.2.2 重视语言互换,培养多角度思考 | 第52-53页 |
5.2.3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强化理解表达 | 第53页 |
5.2.4 关注男生在数学语言中的发展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