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1.3.3 访谈法 | 第14页 |
1.3.4 案例分析法 | 第14页 |
1.3.5 比较法 | 第14-15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1.4.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基础 | 第19-24页 |
2.1 导学案的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导学案 | 第19-20页 |
2.1.2 教案、学案和导学案三者间的关系 | 第20-21页 |
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1页 |
2.3 圆锥曲线内容 | 第21-22页 |
2.4 课程标准对圆锥曲线的要求 | 第22页 |
2.5 圆锥曲线高考考点 | 第22-24页 |
第3章 固阳一中圆锥曲线导学案教学现状调查 | 第24-36页 |
3.1 问卷调查 | 第24-31页 |
3.1.1 调查背景 | 第24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24-25页 |
3.1.3 调查内容和过程 | 第25-26页 |
3.1.4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26-31页 |
3.2 访谈教师 | 第31-34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第4章 圆锥曲线导学案教学的优化 | 第36-49页 |
4.1 新授课圆锥曲线导学案分析 | 第36-40页 |
4.2 圆锥曲线导学案的优化 | 第40-48页 |
4.2.1 导学案编制的优化 | 第41-42页 |
4.2.2 导学案内容的优化 | 第42-45页 |
4.2.3 优化后的圆锥曲线(椭圆)导学案 | 第45-48页 |
4.3 圆锥曲线(椭圆)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的优化 | 第48-49页 |
第5章 优化后圆锥曲线(椭圆)导学案的调查分析 | 第49-54页 |
5.1 调查对象 | 第49页 |
5.2 优化后的圆锥曲线(椭圆)导学案使用情况调查 | 第49-53页 |
5.2.1 调查问卷及访谈内容的分析 | 第49-52页 |
5.2.2 优化导学案前后学生成绩对比 | 第52-53页 |
5.2.3 笔者使用优化后圆锥曲线导学案的感受 | 第53页 |
5.3 调查结论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4-56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4页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1 | 第58-60页 |
附录2 | 第60-61页 |
附录3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