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2章 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 | 第10-15页 |
2.1 责任会计的起源、发展与定义 | 第10-11页 |
2.2 责任单位的划分 | 第11-12页 |
2.3 责任会计的原则 | 第12-13页 |
2.4 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 | 第13-15页 |
第3章 A咨询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15-21页 |
3.1 A咨询公司概况 | 第15页 |
3.2 A咨询公司的主营业务 | 第15-16页 |
3.3 A咨询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16-17页 |
3.4 A咨询公司人员构成 | 第17-18页 |
3.5 A咨询公司的项目情况 | 第18-19页 |
3.6 A咨询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 第19-21页 |
第4章 A咨询公司内部责任会计体系现状及产生的问题 | 第21-32页 |
4.1 A咨询公司项目管理现状 | 第21-25页 |
4.1.1 项目责任预算 | 第21-25页 |
4.1.2 项目的回收责任管理 | 第25页 |
4.2 项目责任预算与激励考核机制 | 第25-28页 |
4.2.1 各责任职级考核指标的要求标准 | 第25-26页 |
4.2.2 各项业绩指标的考核标准 | 第26-28页 |
4.3 咨询岗位职级考核指标的要求标准 | 第28-29页 |
4.4 咨询岗位以业绩为基础的奖金计算办法 | 第29页 |
4.5 目前责任会计体系产生的问题 | 第29-32页 |
4.5.1 责任单位划分不清 | 第29页 |
4.5.2 责任成本可控性差,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 第29-30页 |
4.5.3 应收账款拖沓严重,现金流遭遇困境 | 第30-31页 |
4.5.4 营业力不足难以应对费用增速 | 第31-32页 |
第5章 A咨询公司内部责任会计体系改进与完善 | 第32-53页 |
5.1 应对各责任单位划分不清的改进 | 第32页 |
5.1.1 建立以部门为责任中心的体系 | 第32页 |
5.2 应对责任成本可控性差 | 第32-37页 |
5.2.1 建立部门项目利润中心制度 | 第33-37页 |
5.3 应对应收账款回收拖沓 | 第37-40页 |
5.3.1 建立项目合同进度和回收系统 | 第37-40页 |
5.3.2 建立项目合同进度和回收系统应对责任人制度 | 第40页 |
5.4 应对人力成本过高,业绩下滑,营业力不足现状 | 第40-49页 |
5.4.1 部门和项目的业绩考核制度的改进 | 第41-44页 |
5.4.2 咨询岗位职级考核和奖金考评的改进 | 第44-49页 |
5.5 责任会计体系的改进效果分析 | 第49-53页 |
第6章 总结和思考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局限和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