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企业借壳上市的绩效研究--以圆通、顺丰借壳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1 事件研究法 | 第10-11页 |
1.4.2 因子分析法 | 第11页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11页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1-13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2.1 相关概念回顾 | 第14-16页 |
2.1.1 并购重组 | 第14页 |
2.1.2 壳公司 | 第14-15页 |
2.1.3 借壳上市 | 第15-16页 |
2.1.4 借壳上市方式 | 第16页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6-18页 |
2.2.1 效率理论 | 第17页 |
2.2.2 信号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8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第3章 案例分析介绍 | 第25-36页 |
3.1 圆通借壳大杨创世案例基本介绍 | 第25-28页 |
3.1.1 圆通速递背景资料 | 第26-27页 |
3.1.2 大杨创世背景资料 | 第27页 |
3.1.3 借壳上市过程 | 第27-28页 |
3.2 顺丰借壳鼎泰新材案例基本介绍 | 第28-31页 |
3.2.1 顺丰控股背景资料 | 第29-30页 |
3.2.2 鼎泰新材背景资料 | 第30-31页 |
3.2.3 借壳上市过程 | 第31页 |
3.3 借壳动因分析 | 第31-36页 |
3.3.1 圆通案例借壳动机 | 第32-34页 |
3.3.2 顺丰案例借壳动机 | 第34-36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6-61页 |
4.1 事件研究法模型 | 第36-50页 |
4.1.1 圆通借壳实证分析 | 第37-43页 |
4.1.2 顺丰借壳实证分析 | 第43-49页 |
4.1.3 小结 | 第49-50页 |
4.2 因子分析法模型 | 第50-61页 |
4.2.1 因子分析法介绍 | 第50-51页 |
4.2.2 财务指标变量 | 第51-52页 |
4.2.3 数据选取 | 第52-53页 |
4.2.4 实证分析 | 第53-59页 |
4.2.5 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两则案例的异同点 | 第61-64页 |
5.1 相同点 | 第61-62页 |
5.1.1 借壳动机 | 第61页 |
5.1.2 政策环境 | 第61-62页 |
5.1.3 市场反响 | 第62页 |
5.2 不同点 | 第62-64页 |
5.2.1 经营方式 | 第62页 |
5.2.2 业务方向 | 第62-63页 |
5.2.3 绩效水平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70页 |
6.1 结论 | 第64-66页 |
6.1.1 借壳绩效水平 | 第64-65页 |
6.1.2 壳资源稀缺性 | 第65页 |
6.1.3 内幕性 | 第65-66页 |
6.2 建议 | 第66-70页 |
6.2.1 拟上市公司应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 | 第66-67页 |
6.2.2 拟上市公司应选择合适的壳资源 | 第67-68页 |
6.2.3 壳公司应该看清未来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