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问题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 研究意义第11-14页
        1.5.1 理论意义第11页
        1.5.2 实践意义第11-14页
第2章 物理模型教学理论概述第14-26页
    2.1 物理模型的内涵第14-18页
        2.1.1 物理模型的概念第14页
        2.1.2 物理模型的分类第14-15页
        2.1.3 物理模型的特征第15-16页
        2.1.4 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第16-18页
    2.2 物理模型教学的内涵第18-21页
        2.2.1 物理模型教学的概念第18-19页
        2.2.2 物理模型教学的目标第19-20页
        2.2.3 物理模型教学的原则第20-21页
    2.3 物理模型教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第21-26页
        2.3.1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第21-22页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2-23页
        2.3.3 心智技能的学习第23-26页
第3章 高中生建模能力的调查分析第26-31页
    3.1 物理建模能力的定义第26-27页
    3.2 高中生物理题建模能力测试第27-28页
    3.3 高中学生物理题建模能力分析第28-30页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1页
        3.4.1 教材层面第30页
        3.4.2 教师层面第30-31页
第4章 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教学实践第31-39页
    4.1 物理模型教学策略第31-35页
        4.1.1 归纳总结主要的物理模型第31-32页
        4.1.2 进行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第32-35页
        4.1.3 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第35页
    4.2 物理模型教学实践第35-36页
    4.3 教学效果分析第36-39页
第5章 结论与不足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1 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测试题(一)第42-44页
附录2 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测试题(二)第44-46页
致谢第46-48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学科教学“德育点挖掘”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下一篇:人教版与粤沪版初中物理教材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