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美育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育 | 第10-11页 |
(三) 新时期高考作文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四) 中学语文教育的对象分析 | 第12-14页 |
一、新时期高考作文概述 | 第14-19页 |
(一) 新时期高考作文变革的社会历史语境 | 第16-17页 |
1、外部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16-17页 |
2、内部因素:教育考试制度的革新 | 第17页 |
(二) 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的演进 | 第17-19页 |
1、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新时期高考作文形式演绎 | 第17-18页 |
2、从政治话语到人本关注—新时期高考作文的内容嬗变 | 第18-19页 |
二、新时期高考作文的美育指向 | 第19-24页 |
(一) 理念指向 | 第19-20页 |
1、回归"人""文"思想 | 第19-20页 |
2、写作主体的再确认 | 第20页 |
3、对人的全方位考查 | 第20页 |
(二) 分布指向 | 第20-21页 |
(三) 内容指向 | 第21-24页 |
1、时代气息强烈的社会生活 | 第21-22页 |
2、思辨色彩灵动的人生哲思 | 第22页 |
3、闪光的中华传统美德 | 第22-23页 |
4、美好的心灵语境 | 第23-24页 |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美育走向反思 | 第24-28页 |
(一) 智性获取——中学语文教育的创新思维导向 | 第24-26页 |
1、求真意识与创新意识并重 | 第24页 |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 | 第24-25页 |
3、诱启哲理之思 | 第25-26页 |
(二) 美善相谐——中学语文教育的育德功能 | 第26页 |
1、美育的育德功能 | 第26页 |
2、净化情感,美化心灵 | 第26页 |
(三) 诗化人生——中学语文教育的审美陶冶 | 第26-28页 |
1、审美人格的养成:个性、自由与超越 | 第26-27页 |
2、"诗意地栖居":用审美精神对抗物欲横流 | 第27页 |
3、开导人文之思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