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六、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吕思勉个人生平与本国史教科书编纂动因 | 第16-22页 |
一、 吕思勉早年生平及求学经历 | 第16-17页 |
二、 教学、学术研究与教科书编纂动因 | 第17-22页 |
第二章 吕思勉高中本国史教科书编纂研究 | 第22-28页 |
一、 民国历史课程标准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 第22-24页 |
二、 考据学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 第24-25页 |
三、 新史观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 第25-26页 |
四、 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与吕著高中本国史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吕思勉高中本国史与当代高中中国史教材编纂比较 | 第28-32页 |
一、 21 世纪的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编纂 | 第28-29页 |
二、 当今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史观取向 | 第29-30页 |
三、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国史的编写研究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一、 文献史料 | 第34页 |
二、 专著类 | 第34-35页 |
三、 期刊论文 | 第35-37页 |
四、 学位论文 | 第37-38页 |
五、 教科书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