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一、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产生背景 | 第17-20页 |
(一)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 第17页 |
(二) 政治形式的变化 | 第17-18页 |
(三) 芬兰教育公平观念的转变 | 第18-20页 |
二、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 人本主义心理理论 | 第20-21页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页 |
(三) 教育公平观的发展 | 第21-22页 |
(四) 个别化教学理论的发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 | 第24-30页 |
一、芬兰高中课程制定的基本要求与基本价值 | 第24-25页 |
(一) 课程制定的基本要求 | 第24页 |
(二) 课程制定的基本价值 | 第24-25页 |
二、课程框架的基本内容 | 第25-26页 |
(一) 国家核心框架的基本内容 | 第25页 |
(二) 学校课程框架的基本内容 | 第25-26页 |
三、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结构 | 第26-30页 |
(一) 课程的教育目标 | 第26-27页 |
(二) 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下教学方式和配套措施 | 第30-36页 |
一、不分年级制的学习方式 | 第30-31页 |
(一) 对学习概念的界定 | 第30页 |
(二) 学生自主选课制度 | 第30-31页 |
(三) 学习方法和环境 | 第31页 |
二、不分年级制的教学方式 | 第31-33页 |
(一) 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组织 | 第31-32页 |
(二) 教学的方法和材料的使用 | 第32-33页 |
三、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实施的配套措施 | 第33-36页 |
(一) 弹性学制的设置 | 第33页 |
(二) 学生管理与咨询制度的建立 | 第33-35页 |
(三) 多样化学程的开设 | 第35页 |
(四) 家校合作和对学生的特殊支持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 | 第36-44页 |
一、评价目标 | 第36页 |
二、学校内部评价 | 第36-40页 |
三、学校外部评价 | 第40-44页 |
第五章 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特色和问题 | 第44-48页 |
一、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特色 | 第44-45页 |
(一) 以模块为基础的学习 | 第44页 |
(二) 重视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 | 第44页 |
(三) 课程评价更具灵活性和合理性 | 第44-45页 |
(四) 取消了学期而代之以学段和灵活的弹性学制 | 第45页 |
(五) 学校之间的合作加强,资源共享,优化资源利用 | 第45页 |
二、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一) 学生的成熟度是否能适应自主规划学习 | 第46页 |
(二) 资金和时间的耗费增大 | 第46-47页 |
(三) 对于全国高中结业考试的争议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