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基于纳米技术的免疫传感器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第12-13页
        1.1.1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概念第12页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第12-13页
    1.2 免疫分析与免疫传感器第13-16页
        1.2.1 免疫分析法概述及其分类第13-14页
        1.2.2 免疫传感器第14-16页
    1.3 纳米材料及其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16-23页
        1.3.1 纳米材料概述第16页
        1.3.2 金属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16-18页
        1.3.3 碳基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18-20页
        1.3.4 磁性纳米颗粒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20-21页
        1.3.5 铁蛋白(ferritin)第21-23页
    1.4 展望第23页
    1.5 本论文设计思路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二章 铁蛋白(Ferritin)的类酶性质及其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29-48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3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0-31页
        2.2.2 酶活性稳定性探究第31-32页
        2.2.3 还原石墨烯/金纳米(rGO-AuNPs)材料的合成第32页
        2.2.4 金纳米(AuNPs)的合成第32页
        2.2.5 金纳米/抗体、铁蛋白复合物(AuNPs-Ab2-Ferritin)的合成第32页
        2.2.6 血浆铜蓝蛋白的硝化第32-33页
        2.2.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第33页
    2.3 结果与表征第33-42页
        2.3.1 铁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稳定性比较第33-34页
        2.3.2 rGO-AuNPs复合物的表征第34-35页
        2.3.3 金纳米/Ab2/铁蛋白(AuNPs/Ab2/Ferritin)复合物的表征第35-36页
        2.3.4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分析第36-38页
        2.3.5 检测条件的优化第38-41页
        2.3.6 免疫传感器样品分析性能第41-42页
    2.4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第三章 磁性纳米颗粒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48-61页
    3.1 前言第48-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1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9页
        3.2.2 金纳米/壳聚糖颗粒(AuNPs-CHI)的制备第49页
        3.2.3 抗体复合物(Ab2-Ferritin)的合成第49-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6页
        3.3.1 磁性纳米颗粒类酶性质探究第51-53页
        3.3.2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及AuNPs的表征第53页
        3.3.3 修饰电极的表征第53-54页
        3.3.4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分析第54-55页
        3.3.5 免疫反应时间的分析第55-56页
        3.3.6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56页
    3.4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第四章 金纳米的荧光猝灭性质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61-71页
    4.1 前言第61-62页
    4.2 实验部分第62-64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62-63页
        4.2.2 Fe_3O_4-Ab1的合成第63页
        4.2.3 AuNPs的合成第63页
        4.2.4 RB-AuNPs-Ab2的合成第63页
        4.2.5 免疫过程第63-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67页
        4.3.1 金纳米微粒的表征结果第64页
        4.3.2 金纳米微粒的荧光猝灭性质第64-65页
        4.3.3 罗丹明B(RB)的荧光恢复第65-66页
        4.3.4 AuNPs-RB-Ab2的表征第66-67页
    4.4 P53(392)标准样品的检测第67-68页
    4.5 总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制备及在碳酸丙烯酯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下一篇:海洋沉积物中甲醛耐受菌多样性和一株甲醛降解菌Halomonas sp. JC-5B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