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6-19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1.3.3 分析单位和对象选择方法 | 第21页 |
1.3.4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及其资源特征 | 第23-30页 |
2.1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的概况 | 第23-26页 |
2.1.1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背景和过程 | 第23-25页 |
2.1.2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 第25-26页 |
2.2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构成要素 | 第26-27页 |
2.2.1 政策资源 | 第26页 |
2.2.2 资金资源 | 第26页 |
2.2.3 人力资源 | 第26-27页 |
2.2.4 信息资源 | 第27页 |
2.3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存量及其分布特点 | 第27-30页 |
2.3.1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存量 | 第27-28页 |
2.3.2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分布特点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的机制 | 第30-39页 |
3.1 资源动员的机制 | 第30-33页 |
3.1.1 政府项目获取过程 | 第30-32页 |
3.1.2 志愿者动员过程 | 第32页 |
3.1.3 社会资源获取过程 | 第32-33页 |
3.2 顺德区不同类型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方式的特点 | 第33-34页 |
3.2.1 专业型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方式的特点 | 第33-34页 |
3.2.2 综合型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方式的特点 | 第34页 |
3.3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典型案例分析 | 第34-39页 |
3.3.1 案例1“残疾人演唱会”、“志愿者动员” | 第34-36页 |
3.3.2 案例2“爱心包”活动 | 第36页 |
3.3.3 案例3“社区公益眼”项目 | 第36-37页 |
3.3.4 案例4政府成为“牵线”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的基本特点 | 第39-49页 |
4.1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的资源动员结构模型:“以机构为中心的同心圆”模式 | 第39-40页 |
4.2 注重与政府建立战略结盟关系 | 第40-41页 |
4.2.1 注重政策解读 | 第40页 |
4.2.2 主动获取信息资源 | 第40-41页 |
4.2.3 加强对政府的公关 | 第41页 |
4.3 加强内部整合 | 第41-44页 |
4.3.1 强化组织治理 | 第41-42页 |
4.3.2 规范财务管理 | 第42-43页 |
4.3.3 注重专业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4.4 注重品牌塑造 | 第44-46页 |
4.4.1 注重创新 | 第44-45页 |
4.4.2 各自品牌的宣传 | 第45-46页 |
4.5 注重志愿者管理 | 第46-47页 |
4.5.1 注重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 第46页 |
4.5.2 志愿者的运用和激励 | 第46-47页 |
4.5.3 留住志愿者 | 第47页 |
4.6 注重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 第47-49页 |
4.6.1 注重服务对象需求调查 | 第47页 |
4.6.2 提供专业化服务 | 第47-48页 |
4.6.3 建立服务对象反馈机制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 第49-56页 |
5.1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9-53页 |
5.1.1 路径依赖 | 第49-50页 |
5.1.2 资源动员方式不透明 | 第50-51页 |
5.1.3 马太效应 | 第51页 |
5.1.4 行业内外缺乏联动机制 | 第51-53页 |
5.2 对策分析 | 第53-56页 |
5.2.1 争取民间资源流入,扩宽资源来源渠道 | 第53页 |
5.2.2 规范招投标过程 | 第53-54页 |
5.2.3 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 第54页 |
5.2.4 建立合作沟通机制,构筑服务支撑体系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6.1 研究基本结论 | 第56页 |
6.2 顺德区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模式推广的可能性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