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1 发生学特征视角下的网络集体行为 | 第9-10页 |
1.3.2 网民心理视角下的网络集体行为 | 第10-12页 |
1.3.3 现有研究不足 | 第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5.1 扎根理论方法的内涵 | 第13页 |
1.5.2 扎根理论方法的适用性 | 第13-14页 |
1.5.3 扎根理论方法的优越性 | 第14-15页 |
第2章 网络集体行为发生的共性要素 | 第15-27页 |
2.1 资料收集 | 第15-18页 |
2.1.1 案例的选择 | 第15-17页 |
2.1.2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集体行为共性要素分析 | 第18-23页 |
2.2.1 范畴的归纳 | 第18-19页 |
2.2.2 主轴范畴的提出 | 第19-22页 |
2.2.3 网络集体行为的核心范畴 | 第22-23页 |
2.3 网络集体行为发生的理论建构 | 第23-26页 |
2.3.1 网络集体行为核心要素的联动 | 第24-25页 |
2.3.2 网络集体行为发生的整体框架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从信息构建到共同心理的生成 | 第27-47页 |
3.1 信息的建构: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 | 第27-36页 |
3.1.1 网络热点信息的实质:客观事件建构为媒介事件 | 第27-29页 |
3.1.2 网络热点信息的建构基础:社会情感 | 第29-31页 |
3.1.3 网络热点信息的建构过程 | 第31-36页 |
3.2 网络群体的凝聚:意见领袖的引领与从众者的簇拥 | 第36-38页 |
3.2.1 意见领袖的分类及其引领作用 | 第36-37页 |
3.2.2 网络大众的靠拢 | 第37页 |
3.2.3 网络群体的形成框架 | 第37-38页 |
3.3 共同心理的生成:从个体刺激到群体认知 | 第38-46页 |
3.3.1 共同心理的构成:心理距离与共同感知 | 第38-42页 |
3.3.2 共同心理的生成过程 | 第42-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从共同心理到网络集体行为的爆发 | 第47-58页 |
4.1 共同心理的扩张:社会情感的升华与共同诉求的形成 | 第47-50页 |
4.1.1 社会情感的升华 | 第47-48页 |
4.1.2 共同诉求的达成 | 第48-50页 |
4.2 网络集体行为的爆发:从内隐情绪到显性行为 | 第50-57页 |
4.2.1 网络集体行为的外在表现 | 第50-53页 |
4.2.2 网络集体行为的爆发过程 | 第53-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一 案例的开放式编码 | 第65-76页 |
附录二 开放式编码得到的范畴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