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以西安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8页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第9页
     ·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第9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不容乐观第9-10页
     ·中共中央对切实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5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5页
   ·研究依据及意义第15-16页
     ·研究依据第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17-18页
2 新时期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基本概念界定第18-24页
   ·人际关系的涵义第18-19页
     ·传统人际关系的主要思想第18页
     ·马克思主义的人际关系理论第18-19页
     ·人际关系的概念第19页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第19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界定第19-20页
     ·高职学生的概念第19-20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第20页
   ·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概念第20-22页
     ·“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含义第20-21页
     ·我国和谐人际关系思想的发展演变第21页
     ·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概念第21-22页
   ·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第22-24页
     ·心理保健功能第22页
     ·自我意识功能第22页
     ·信息沟通功能第22-23页
     ·互补激励功能第23页
     ·社会化功能第23页
     ·自我价值实现功能第23-24页
3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性问题第24-27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第24-25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第24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媒介第24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阶段第24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一般动机第24-25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类型第25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影响因素第25-27页
     ·情境因素第25页
     ·个人特质因素第25-26页
     ·相似性、互补性及对等因素第26页
     ·情感因素第26页
     ·利益因素第26-27页
4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第27-44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特点第27-32页
     ·交往意识由封闭转向开放第28-29页
     ·交往方式、对象、内容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第29-30页
     ·人际交往动机的功利性和交往标准的理性化及情感性并重第30页
     ·人际交往和谐性和不平衡性共存第30-32页
     ·同学关系矛盾集中化、复杂化倾向日渐明显,形成了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人际分层怪圈第32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失谐的具体表现第32-34页
     ·自我中心的我它取向型人际关系第32-33页
     ·自我封闭的猜疑妒忌型人际关系第33页
     ·社交恐惧的退缩逃避型人际关系第33页
     ·孤芳自赏的争强好胜型的人际关系第33页
     ·物质利益下的功利型人际关系第33-34页
     ·暴躁冲动、控制他人的偏执型人际关系第34页
     ·爱心淡薄的平淡型人际关系第34页
     ·虚拟网络下的失范型人际关系第34页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失谐的成因透视第34-44页
     ·环境因素第35-40页
     ·心理归因第40-41页
     ·自身原因第41-44页
5 高职应用型人才和谐人际关系基本标准探析第44-48页
   ·高职教育的内涵第44页
   ·高职人才的特点及核心能力第44-47页
     ·高职人才的特点第44-45页
     ·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第45-47页
   ·高职应用型人才和谐人际关系基本标准探析第47-48页
     ·在群体中有较好的内聚力第47页
     ·在群体中享有良好的信誉,支持率高第47页
     ·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第47页
     ·心理健康,共同发展第47-48页
6 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第48-63页
   ·掌握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原则第48-49页
     ·平等尊重第48页
     ·真诚守信第48页
     ·宽容大度第48-49页
     ·互助互利第49页
   ·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具体途径和措施第49-60页
     ·认识和完善自我改造,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第49-54页
     ·完善育人环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第54-58页
     ·优化家庭环境,是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环节第58-59页
     ·优化社会环境,为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第59-60页
   ·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60-63页
     ·做好人际关系的保持,正确处理人际冲突第60-61页
     ·处理好交往的“度”及交往的“质”和“量”的问题,避免过分交往和滥交两个极端第61页
     ·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第61-63页
7 结束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素质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