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的发展方向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平衡计分卡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医院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9页 |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2.1 传统绩效评价理论 | 第19-21页 |
2.1.1 财务模式绩效评价法 | 第19-20页 |
2.1.2 价值模式绩效评价法 | 第20页 |
2.1.3 平衡模式绩效评价法 | 第20-21页 |
2.2 绩效评价发展趋势 | 第21页 |
2.2.1 财务与非财务绩效指标整合 | 第21页 |
2.2.2 注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第21页 |
2.2.3 融入战略管理和知识资本因素 | 第21页 |
2.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理论 | 第21-25页 |
2.3.1 财务维度 | 第22-23页 |
2.3.2 客户维度 | 第23页 |
2.3.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 第23页 |
2.3.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第23-25页 |
第三章 M医院科室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3.1 M医院科室概况 | 第25-27页 |
3.1.1 M医院科室基本情况 | 第25页 |
3.1.2 M医院科室组织架构 | 第25-27页 |
3.2 M医院科室现行绩效评价体系 | 第27-33页 |
3.2.1 M医院科室现行绩效评价方式 | 第27页 |
3.2.2 M医院科室现行绩效评价内容 | 第27-33页 |
3.3 M医院科室现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3.1 现行绩效评价缺乏战略和使命导向 | 第33页 |
3.3.2 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 第33-34页 |
3.3.3 非财务因素占指标权重比重过小 | 第34页 |
3.4 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3.4.1 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 | 第34页 |
3.4.2 保证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第34-35页 |
3.5 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第35-37页 |
3.5.1 发挥公立医院社会使命 | 第35页 |
3.5.2 具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医院愿景 | 第35页 |
3.5.3 完善的的信息系统支持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M医院科室绩效评价设计 | 第37-54页 |
4.1 M医院科室绩效评价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4.2 M医院科室战略目标与战略地图 | 第38-41页 |
4.2.1 战略目标 | 第38页 |
4.2.2 战略地图 | 第38-41页 |
4.3 M医院科室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8页 |
4.3.1 财务维度绩效考评指标 | 第42-43页 |
4.3.2 客户维度绩效考评指标 | 第43-44页 |
4.3.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绩效考评指标 | 第44-46页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绩效考评指标 | 第46-48页 |
4.4 M医院科室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48-54页 |
第五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M医院科室绩效评价应用分析 | 第54-72页 |
5.1 M医院科室战略目标实现程度分析 | 第54-55页 |
5.2 M医院科室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结果 | 第55-64页 |
5.2.1 M医院科室四个维度评价结果 | 第55-63页 |
5.2.2 M医院科室综合绩效评价结果 | 第63-64页 |
5.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M医院科室绩效评价结果比较 | 第64-70页 |
5.4 M医院科室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保障机制 | 第70-72页 |
5.4.1 建立完善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制度 | 第70页 |
5.4.2 信息保障——构建信息系统的支持平台 | 第70页 |
5.4.3 战略保障——明确战略目标 | 第70-71页 |
5.4.4 人员保障——强化医院管理者对平衡计分卡的推动 | 第71页 |
5.4.5 后续保障——对绩效考核指标不断追踪分析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