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分析及演绎--以黄自的五首作品为例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的历史概况 | 第9-12页 |
·古诗词艺术歌曲溯源追问 | 第9-10页 |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概貌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黄自的五首古诗词声乐作品分析 | 第12-26页 |
·黄自生平简介 | 第12页 |
·黄自五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 | 第12-13页 |
·五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意蕴分析及表现手段分析 | 第13-23页 |
·《花非花》 | 第15-16页 |
·《下江陵》 | 第16-18页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第18-19页 |
·《点绛唇》 | 第19-21页 |
·《南乡子》 | 第21-23页 |
·总结概括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如何更好的演绎这五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 第26-41页 |
·吟诗 | 第26-29页 |
·四呼 | 第26-28页 |
·四声 | 第28-29页 |
·歌唱中的咬字发音 | 第29-32页 |
·字音的结构特点 | 第29-30页 |
·前后韵母、宽窄韵母、横竖韵母 | 第30-31页 |
·字正腔圆 | 第31-32页 |
·合辙押韵 | 第32-37页 |
·演唱者的二度创作 | 第37-39页 |
·用文化的声音去歌唱 | 第37-38页 |
·未成曲调先有情 | 第38页 |
·歌唱者的心灵创作(想象)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演唱黄自古诗词的现实意义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