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1 有利于高中课程理念的渗透 | 第12页 |
1.3.2 丰富地理课程的教学理论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天地图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2.2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 第16-18页 |
2.2.1 教学模式的结构 | 第16-18页 |
2.2.2 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18页 |
2.3 “天地图”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2.3.1 教育信息化理论 | 第18-19页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1页 |
3 “天地图”的地理教学价值与教学优势 | 第21-27页 |
3.1 天地图的地理教学价值 | 第21-22页 |
3.2 天地图的地理教学优势 | 第22-27页 |
3.2.1 数据来源精准权威 | 第22页 |
3.2.2 图像分辨率高,高度还原地理环境基本色彩 | 第22-24页 |
3.2.3 专注国情,适用性强 | 第24-27页 |
4 “天地图”教学与三维目标的融合 | 第27-44页 |
4.1 三维目标下的教材分析 | 第27-29页 |
4.2 地图在知识与技能教学中的融合 | 第29-34页 |
4.2.1 天地图与“知识”目标教学 | 第29-31页 |
4.2.2 “收集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天地图应用 | 第31-33页 |
4.2.3 天地图“处理和筛选信息”能力教学 | 第33-34页 |
4.3 “地理教学过程”在天地图中的教学应用 | 第34-37页 |
4.4 天地图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 第37-44页 |
4.4.1 用天地图培养“城市发展观” | 第37-40页 |
4.4.2 用天地图培养“自发地理信息观” | 第40-42页 |
4.4.3 “人地关系论”在天地图上的应用 | 第42-44页 |
5 “天地图”应用于地理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 | 第44-52页 |
5.1 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 第44-45页 |
5.2 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 第45-46页 |
5.3 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与操作方法 | 第46-48页 |
5.4 “渗透——巩固”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城市与环境章节中的教学实践 | 第48-51页 |
5.5 小结 | 第51-52页 |
6 结语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创新之处 | 第52页 |
6.3 存在不足 | 第52-53页 |
6.4 进—步研究的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