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文艺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木心其人及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 木心文艺思想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12-14页 |
2 木心文艺思想探源 | 第14-21页 |
2.1 木心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活动 | 第14-17页 |
2.1.1 辗转颠沛的特殊遭遇 | 第14-16页 |
2.1.2 文画相映的文艺实践 | 第16-17页 |
2.2 木心文艺思想发生的文化语境 | 第17-21页 |
2.2.1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传统 | 第18-19页 |
2.2.2 传统与现代相互纠缠的五四文化 | 第19-21页 |
3 木心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40页 |
3.1 文学的起源及特点 | 第21-24页 |
3.1.1 文学的起源 | 第21-22页 |
3.1.2 文学的个性与共性 | 第22-24页 |
3.2 作家修养伦 | 第24-29页 |
3.2.1 人格与风格 | 第24-26页 |
3.2.2 真诚对待艺术与读者 | 第26-27页 |
3.2.3 艺术家的深度 | 第27-29页 |
3.3 文艺创作论 | 第29-35页 |
3.3.1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 第29-31页 |
3.3.2 艺术新意的层层透出 | 第31-33页 |
3.3.3 体系的建构 | 第33-35页 |
3.4 文艺批评论 | 第35-40页 |
3.4.1 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 | 第35-38页 |
3.4.2 艺术之间相互映照 | 第38-40页 |
4 木心文艺思想基本特色 | 第40-54页 |
4.1 人文关怀理念 | 第40-44页 |
4.1.1 个人主义价值观 | 第40-42页 |
4.1.2 悲剧精神的高扬 | 第42-44页 |
4.2 智性化思维方式 | 第44-49页 |
4.2.1 对生命、宇宙的思考 | 第45-47页 |
4.2.2 反叛性的思想特质 | 第47-49页 |
4.3 文学乡愁之下的身份认同 | 第49-54页 |
4.3.1 乡愁与人学 | 第49-51页 |
4.3.2 带根流浪 | 第51-54页 |
5 木心文艺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54-58页 |
5.1 东西方文学的相互对话 | 第54-55页 |
5.2 对当代文学的现实意义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